第三届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6      

近日,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燕山大学承办,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14所学校协办的第三届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在秦皇岛盛大启幕。论坛主题为“数字赋能绿色工程・融合共创可持续未来”,来自全国82所知名高校的数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教育创新路径与人才培养新模式。论坛开幕式由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高大威教授主持。

IMG_256

论坛现场

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出席开幕式并做致辞。他指出,当前全球正经历以绿色低碳和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科技产业变革,工程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石,必须主动回应国家战略与产业转型需求。他强调,要打破传统学科边界,推进科教融合、产教协同,构建具有韧性、开放、前瞻的化工教育新生态,系统培养兼具工程素养、绿色理念与数字能力的新型工程师。

IMG_258

方向晨致辞

燕山大学党委书记赵险峰在欢迎辞中回顾了学校立足工业实践、服务国家战略的办学传统,重点介绍了在绿色合成工艺、新能源材料、环境污染控制等方向的科研进展与教育实践,表达了学校持续深耕绿色工程教育、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坚定决心。

IMG_257

赵险峰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工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华东理工大学辛忠教授,清华大学赵劲松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苏海佳教授,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天津大学夏淑倩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顾学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喻发全教授等多位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围绕绿色工程教育前沿与技术创新方向展开主旨分享,为与会师生呈现了一场覆盖绿色工程教育多领域的思想盛宴。

本届论坛设置了“绿色工程教育与工程伦理”“化工教育+AI”“一流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产教融合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未来工程师培养及研究生论坛”5个分论坛,围绕工程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实践经验,促进了高校间的经验交流,为绿色工程教育与未来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不同的范式。本次论坛共举办近60场学术报告,呈现了丰富的一线实践与理论探索。研究生论坛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凸显了工程教育梯队建设的深远布局。

IMG_259

辛忠致闭幕辞

闭幕环节,辛忠教授代表组委会总结指出,论坛不仅拓展了绿色工程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也为高校间的经验互鉴、协同创新建立了有效机制。下一届承办单位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刘飞表示,将继续深化论坛主题,推动绿色与数字双轮驱动下的工程教育实践创新。

作为我国绿色工程教育领域的高水平学术活动,本届论坛通过多层次、多视角的交流,为推进工程教育系统改革、构建面向未来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全球工程教育贡献了中国思路与院校经验。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