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2022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通知(第二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石油和化学工业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中国化工学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推动石油和化学工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应用牵引和产业链融合,中国化工学会拟于2022年11月28-3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2022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大会拟从分子化学工程、过程工程、产品工程、医药化工、智能化工装备与安全等关键环节组织专家报告和进行交流。现将“2022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会议名称:2022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
会议主题:融通创新 智造未来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
协办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会议时间:2022年11月28-30日(28号大会报到)
会议地点: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
二、会议主席
大会主席: 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 戴厚良院士
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 任其龙院士
三、会议安排
(一)报到日(11月28日)
1. 上午:中国化工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2. 上午:中国化工学会中日交流工作委员会换届会
3. 下午:中国化工学会第四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二)开幕式及主论坛(11月29日)
1. 开幕式(11月29日上午)
2. 颁奖典礼(11月29日上午)
2022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授予仪式
2022年度“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
2022年度“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
3. 特邀大会报告(11月29日上午)
(1)石化工业科技创新的时代之问和历史逻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 戴厚良
(2)碳中和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和探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 徐南平
4. 特邀报告会(11月29日下午)
(1)绿色化工与分子筛催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 杨为民
(2)合成生物学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 元英进
(3)生物制造与生物经济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应汉杰
(4)微球可控规模化制备过程:从基础研究到生化工程的应用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马光辉
(5)双碳背景下分子筛的合成及应用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教授、清源创新实验室执行主任 鲍晓军
(6)烃类分子结构导向转化与渐次反应机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方向晨
(三)专题论坛(11月30日)
1. 分子化学工程论坛
(1)分论坛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建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春明
(2)论坛秘书长:北京化工大学 罗 勇 教授
(3)论坛专家委员会:
曹湘洪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段雪院士(北京化工大学)
孙世刚院士(厦门大学)
任其龙院士(浙江大学)
金万勤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魏飞教授(清华大学)
高金森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杨超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初广文教授(北京化工大学)
……
(4)论坛内容:
深入认知化学工程过程中的微观本质规律,构建起以从分子尺度到纳微尺度传递-反应规律为核心的“分子化学工程”研究新范式及其跨尺度理论体系,实现在工业容器尺度(反应器/分离器)上对物质分子尺度上的化学转化精准可控和产品分子(原子排列)结构可控(即“分子可控智造”),是解决化学工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问题,实现双碳目标、以及绿色生态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科学途径,也是“分子化学工程”的研究内涵和终极目标。
(5)特邀报告:
① 题目待定
——南京工业大学 陆小华教授
②题目待定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吴青教授级高工
③ 题目待定
——浙江大学 鲍宗必教授
④ 题目待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姜桂元教授
⑤ 题目待定
——上海师范大学 万 颖教授
(6)征文选题:
①微纳尺度传递的原位表征
②微纳尺度“三传一反”理论
③跨尺度模拟理论的构建与实施
④催化剂及催化材料理性设计
⑤分子辨识等分离材料制备
⑥高端化学品精准制造
⑦反应与分离过程强化
⑧耦合过程强化
2. 过程工程论坛
(1)分论坛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锁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中民
(2)论坛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叶 茂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何宏艳 研究员
(3)论坛专家委员会:
费维扬院士(清华大学)
徐南平院士(南京工业大学)
张锁江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刘中民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谢在库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孙丽丽院士(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张志炳教授(南京大学)
陆小华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赵跃民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骆广生教授(清华大学)
邢卫红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许光文教授(沈阳化工大学)
杨伯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徐铜文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马新宾教授(天津大学)
刘科教授(南方科技大学)
张来勇高工(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马紫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李群生教授(北京化工大学)
张香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4)论坛内容:
本论坛重点研讨在“双碳”目标下,过程工程这一系统学科涉及的原料供应、产品替代、技术拓展、路线优选等,特别是变革传统工艺路线的新技术开发与过程提质增效等。聚焦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质化工、新能源化工等领域在催化、分离、过程强化、净化、碳减排、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等方面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
(5)特邀报告:
① 题目待定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刘中民院士
② 题目待定
——南京大学 张志炳教授
③ 题目待定
——清华大学 骆广生教授
④ 题目待定
——天津大学 马新宾教授
(6)征文选题:
①基于绿色介质的高效分离反应过程
②石油化工-石油化工新技术及过程强化
③现代煤化工-煤基化学品与油品制备技术
④生物质化工-多元醇、生物航油/生物基材料绿色合成
⑤CO2化工-捕集转化综合利用技术
⑥精细化工-染料等精细化学品
⑦新能源化工-先进电池与储能技术
⑧资源循环与利用技术
3. 产品工程论坛
(1)分论坛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南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孝军
(2)论坛秘书长:
南京工业大学 陈日志教授
浙江大学 刘平伟教授
(3)论坛专家委员会:
高从堦院士(浙江工业大学)
舒兴田院士(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胡永康院士(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蹇锡高院士(大连理工大学)
杨为民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应汉杰院士(南京工业大学)
李伯耿教授(浙江大学)
钱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张淑芬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邢卫红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徐铜文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贺高红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马新宾教授 (天津大学)
邱介山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李春忠教授(华东理工大学)
王建国教授(浙江工业大学)
刘立明教授(江南大学)
樊江莉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4)论坛内容: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化学产品的组合(配方、加工、形态学)、结构、性能(标准、测试)、应用(方法、服务、研发)、无害化、再利用等方面对产品进行设计和开发,通过新技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设计和制造水平,实现产品的高值化、差异化。重点关注化工新材料、制剂(助剂和添加剂)、特种精细化学品等领域。
(5)特邀报告:
① 从热塑性弹性体的高性能化看化学产品工程的理念与方法
——浙江大学 杰青、长江学者/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李伯耿教授
② 膜集成技术及其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杰青/副校长 邢卫红教授
③ 纳米催化剂的微观作用机制及工业应用
——浙江工业大学 杰青/院长 王建国教授
④ 微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单体的关键技术
——江南大学 长江学者/院长 刘立明教授
⑤ 智能诊疗分子创造与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 杰青/教育部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 樊江莉教授
(6)征文选题包括但不限于:
① 化学产品工程的基础科学问题
② 化学产品结构的模拟计算与理性设计
③ 化学产品的可控制备与构效关系
④ 化学产品生产过程设计及过程强化技术
⑤ 高纯化学品、生物基化学品等的制备
4. 医药化工论坛
(1)分论坛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裕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光辉
(2)论坛秘书长:
浙江工业大学 薛亚平教授
(3)论坛专家委员会:
邢新会教授(清华大学)
杨超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陈志荣教授(浙江大学)
龚俊波教授(天津大学)
郭恒华高工(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郭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何人宝高工(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群生教授(北京化工大学)
林影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柳志强教授(浙江工业大学)
陆杰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田文敬高工(湖北美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铭宏高工(江西诺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吴晖高工(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夏焕章教授(沈阳药科大学)
许建和教授(华东理工大学)
许兆青教授(兰州大学)
尹健教授(江南大学)
张福利研究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张治国教授(浙江大学)
张之翔高工(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郝红勋教授(海南大学)
(4)论坛内容:
围绕医药化工技术及装备发展、创新技术前沿及行业应用,积极推动医药化工领域基础研究至工业化应用的协调发展。重点研讨医药生物化工、医药有机化工、医药材料化工、医药过程装备与控制、医药分析与检验检测等方向协同创新发展问题及创新技术,交流新形势下医药化工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趋势。
(5)特邀报告:
① 绿色制药理念及其案例分享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张福利研究员
② 设计多酶级联途径生物转化萜烯和脂肪酸合成功能化学品
——华东理工大学 许建和 教授
③ 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的纳米自组装囊泡
——浙江大学 邱利焱 教授
④ 报告题目:仿生抗体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吕永琴 教授
(6)征文选题:
①医药生物化工
②医药有机化工
③医药材料化工
④医药过程装备与控制
⑤医药分析与检验检测等
5. 智能化工装备与安全论坛
(1)分论坛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涂善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 锋
(2)论坛秘书长:
华东理工大学 白志山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 潘 勇教授
(3)论坛专家委员会
郑津洋院士(浙江大学)
蒋军成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乔旭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徐伟(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凌祥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任钟旗教授(北京化工大学)
王如君教授级高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索寒生教授级高工(石化盈科)
赵劲松教授(清华大学)
苏宏业教授(浙江大学)
刘作华教授(重庆大学)
汪怀远教授(天津大学)
卫宏远教授(天津大学)
陈国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蒋文春教授(中国石油大学)
冯恩波教授级高工(中国化工集团)
白志山教授(华东理工大学)
潘勇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4)论坛内容:
围绕高效化工装备、本质安全化提升关键技术与装备、风险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生产装备全寿命周期完整性保障技术等,加快推进国产先进装备的创新与应用,推进智能制造技术与成套装备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智能化成套技术装备的支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智能化工系统工程和智慧化工园区建设。
(5)特邀报告:
① 题目待定
——华东理工大学 钱 锋院士
② 题目待定
——浙江大学 郑津洋院士
③ 以创新思维夯实化工安全与绿色根基
——南京工业大学 乔旭教授
④ 题目待定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蒋军成教授
(6)征文选题: 同论坛内容。
6. 特色论坛:中国化工学会女科技工作者论坛
(1)论坛召集人:
南京工业大学 邢卫红教授
中国化工学会 宫艳玲副秘书长
(2)论坛联系人:
东南大学 吉远辉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 刘钰主任
中国化工学会 胡琴主任
论坛内容:本论坛聚焦前瞻性、战略性主题,邀请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交流化工相关领域的发展新趋势,展示女性在科技创新中贡献的智慧和力量。围绕科技创新、关爱女性等议题展开讨论,探讨化工女科技工作者成长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本论坛旨在加强化工领域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协同合作,进一步提升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影响力,促进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与发展。
特邀报告:
① 题目待定
——西北大学 范代娣教授
② 题目待定
——大连理工大学 贺高红教授
③ 题目待定
——南开大学 陈瑶教授
④ AI+碳中和:学科交叉中遇见化工之美
——清华大学 王笑楠副教授/特别研究员
四、其他事宜
(一)协办征集:欢迎学会各理事单位、分支机构、各省市化工学会、石油化工领域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积极申报协办、支持大会。
(二)论文征集:“2022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各论文征集同步启动,内容详见会议网站论坛征文通知。
(三)会议注册:请登录中国化工学会网站(http://www.ciesc.cn/meeting/CIESC2022/),根据会议引导信息进行注册。
(四)会议缴费:
代表类型 |
提前缴费 (2022年11月10日前) |
现场缴费 (2022年11月11日后) |
普通代表 |
2500 元 |
3000 元 |
专业会员 |
2000 元 |
2500 元 |
学生会员 |
1500 元 |
1800 元 |
中国化工学会会员入会方式参见:http://www.ciesc.cn/member/ |
注:组委会将根据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控制参会规模,请尽快注册缴费。如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会议取消,将予以全额退款。
1. 提前缴费(11月10日前优惠)
请通过银行转账汇至如下账户:
开户名称:中国化工学会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安华支行
银行账号:0200253809014450629(请注明“科技创新大会”)
2. 现场缴费(11月11日后):现金或刷卡均可。
3. 大会将提供电子发票,电子发票由“诺诺网”平台以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请勿删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4号)第三条内容正式规定:打印版式电子发票的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和基本使用规定等与税务机关监制的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同;汇款时如果一笔款包含多位参会人员,汇款后请将参会名单汇总发送至中国化工学会财务部。
4. 财务联系:马常红 010-64443169 mach@ciesc.cn
(五)交通路线(至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
本次大会不设接站,请参会代表自行前往。
1.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约20 公里,乘车约25 分钟。
2. 杭州东站:距离约14 公里,乘车约30 分钟。
3. 杭州站:距离约18 公里,乘车约30 分钟。
(六)会议住宿:
住宿酒店: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
房型及房价:大床460 元/间/晚,标间460 元/间/晚
为帮助有住宿需求的参会代表,本届大会由杭州百步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协助办理酒店代订、酒店入住服务,费用由参会代表结算,先订先安排,房间预定以付定金为准。
预定入口:http://hotel.85do.com
联系人:陈莲英18367114087 room@baibuhz.com
五、联系方式
会议事宜 |
联系人 |
电话 |
邮箱 |
科技创新大会 |
任云峰 (中国化工学会) 张治国 (浙江大学) |
010-64438624 0571-87951224 |
renyf@ciesc.cn zhiguo.zhang@zju.edu.cn |
青委会成立大会 |
陈卓、徐建鸿 (清华大学) |
010-62785524 |
chenz2022@tsinghua.edu.cn |
中日委员会换届会 |
张 娜 (沈阳化工大学) 胡 琴 (中国化工学会) |
13889858101 010-64440548 |
zhangna@syuct.edu.cn huqin@ciesc.cn |
41次会员代表大会 |
王 燕 (中国化工学会) |
010-64449479 |
wangyan@ciesc.cn |
分子化学工程论坛 |
罗 勇 (北京化工大学) |
010-64447274 |
luoyong@mail.buct.edu.cn |
过程工程论坛 |
叶 茂 (中科院大化所) 何宏艳 (中科院过程所) |
0411-84379618 010-62558358 |
maoye@dicp.ac.cn hyhe@ipe.ac.cn |
产品工程论坛 |
陈日志 (南京工业大学) 刘平伟 (浙江大学) |
025-83172286 0571-87951471 |
rizhichen@njtech.edu.cn liupingwei@zju.edu.cn |
医药化工论坛 |
薛亚平 (浙江工业大学) |
0571-88320379 |
xyp@zjut.edu.cn |
智能化工装备与安全论坛 |
白志山 (华东理工大学) 潘 勇 (南京工业大学) |
021-64253731 025-83239976 |
baizs@ecust.edu.cn yongpannjut@163.com |
女科技工作者论坛 |
吉远辉 (东南大学) 刘 钰 (南京工业大学) 胡 琴 (中国化工学会) |
13951907361 13645184807 010-64440548
|
yuanhui.ji@seu.edu.cn liuyu@njtech.edu.cn huqin@ciesc.cn |
中国化工学会
2022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