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会议中心 > 会议新闻报道

第八届中美化学工程学术会议闭幕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3日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

    10月16日上午,由中国化工学会和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共同发起,华东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八届中美化学工程学术会议在逸夫楼报告厅落下帷幕。闭幕式由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主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曹湘洪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黎念之等专家出席。

 

据介绍,在4天的会期里,近500位来自国内外的参会人员,围绕“化工新纪元”的主题,面向空气分离与净化、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催化和反应工程、能源食品与制药技术、绿色科技、材料及纳米技术、膜法水处理技术等15个方面的议题,分14个分会场进行了研讨、交流。闭幕式上,黎念之博士则用“学习”、“振奋”、“价值”、“愉悦”等词总结了本次大会的成效。

 

 

在15个议题中,闭幕式当天关于“化学工业的机遇和挑战”专题讨论及中国两岸三地化工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与美国同行进行的“化学工程学科前沿”专题讨论,尤其令人关注。

 

霍尼韦尔UOP公司的Dave Martindale、中国化工学会高级顾问洪定一、美国雅保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胡效东、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高级技术总监张冰、美国康宁公司商务总监姜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主任庞广廉等针对“化学工业的机遇与挑战”主题,共同进行了产业发展领域的研讨。

 

洪定一博士指出中国的化学工业将面临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如何实现“碧水蓝天”将是所有人面临的课题。人们需要对“新常态”保持清醒的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使得高端化工产品的需求日趋明显。而国际原油价格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低迷,可替代原料的开发与应用则成为炙手可热的领域。

 

庞广廉先生则指出,产能过剩、创新不足都是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产品价格的上涨、安全环保政策的趋严、市场机制的变化,均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挑战。但是,中国市场还颇具可挖掘的潜力,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以及产学研界对技术的逐步重视和投入,都为中国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香港科技大学陈国华教授,台湾大学王大铭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美国普渡大学Arvind Varma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休斯敦大学Dan Luss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韦潜光教授参加了化工教育领域的研讨。

 

韦潜光教授指出,世界经济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农业转向制造业,而如今转向了服务业。化学工程专业未来的就业也开始慢慢转型。未来化学工程师所面临的抉择将是多元化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次大会还收到来自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60多所国内外高校和20余家企业的630篇论文摘要,并评选出20篇最佳墙报展示奖。闭幕式上,曹湘洪院士、钱旭红院士为获奖的论文作者颁发了证书。

 

  “由于受行业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特别是产业工人的素质和管理工作水平的限制,中国化工行业仍面临诸多问题,但不能说明这是一个没落的夕阳产业,相反,它指明了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化工行业仍然活力充沛。” 本届会议中方组织者华东理工大学韩一帆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相信化工能够克服种种挑战并“青春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