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第四届过程工业中的模拟方法与技术研讨会暨青年论坛在长沙成功召开
2025年9月19-21日,第四届过程工业中的模拟方法与技术研讨会暨青年论坛在长沙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及仿真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和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本次会议共有196人注册,收到193篇摘要,吸引了来自64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的近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其中包括2位院士,30余位国家级人才。会议设置了1个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成功组织了4个大会报告、48个邀请报告、24个口头报告和19个学生专场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介科学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静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孙丽丽,华南理工大学钱宇教授和广西大学副校长赵双良教授先后就工业智能化面临的挑战、数实融合、化工能源数学模型、固液界面滑移多尺度建模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开幕式由会议共同主席、中南大学闫红杰教授主持。
会议共同主席、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及仿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葛蔚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词,指出了模拟仿真在智能时代对过程工业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景升代表承办单位致辞,介绍了学校为会议所做的周密筹备与支持工作,以及本校在过程模拟与仿真领域的长期积累与成果,分享了中南大学在矿物勘探与开发、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与计算机模拟仿真深度融合的实践,并向与会专家发出诚挚合作邀请,展望了新学科知识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广阔发展前景。
会议共同主席、湘潭大学罗和安教授主持了李静海院士《工业智能化面临的挑战:多层次介尺度时空结构》和孙丽丽院士《数实融合技术与应用》的大会报告。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刘又年教授主持了钱宇教授《化工和能源过程中数学模型模拟的科学价值》和赵双良教授《固液界面滑移的物理机制与多尺度建模》的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紧密围绕化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模拟仿真理论、技术及应用发展的迫切需要,聚焦基础理论、工业应用、前沿交叉三个方面并展开深入研讨。内容覆盖化学、化工、冶金、能源和计算科学等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为产学研合作、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台。
学生报告专场充分彰显了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与学术潜力。多位研究生与青年教师展示了最新研究进展,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与细致评议。问答环节中,既体现出对青年学者的热情鼓励,也不乏具有建设性的深入意见,展现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性学术生态。
闭幕式由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及仿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利民研究员主持。
整个会议期间,主会场与各分会场始终洋溢着浓厚而活跃的学术氛围。资深专家与青年学者畅所欲言,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积极开展跨学科对话与思想碰撞,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得以深度融合。会议成功实现了学术资源共享、前沿思想碰撞与深度合作共赢的大会宗旨,为过程工业模拟仿真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有力促进我国过程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