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
第八届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在中南大学圆满落幕
8月6日,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在湖南长沙落幕。中国化工学会监事长华炜、副秘书长胡杰,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刘有才、院长卢红梅以及来自产业界、学术界的竞赛专家,相关支持单位嘉宾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34所高校的365名师生共同参与本届赛事。
竞赛开幕式现场
在竞赛第一天举办的开幕式上,胡杰代表中国化工学会对此次竞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将化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综合了化学、自动化、机械、材料等学科知识,是新工科建设和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活动。竞赛所培养和选送的队伍在世界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显著提升了参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宽了中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中国化工学会副秘书长胡杰致辞
柴立元副校长代表中南大学对各位专家、各参赛高校师生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南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瞄准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诸多领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Chem-E-Car竞赛®这一综合运用化学工程技能的国际性赛事,对于提升化工等专业学生研究创新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竞赛的举办将为学校跨学科创新型工程类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推动力。
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致辞
竞赛专家评委代表王玉庆、中南大学王庆辉同学在开幕式上分别代表专家评和参赛选手就公平竞赛宣誓,随后本届赛事在中南大学本科生院院长何旭辉的宣布下正式开赛。
竞赛专家评委代表王玉庆发言
参赛选手代表王庆辉发言并宣誓
中南大学本科生院院长何旭辉宣布赛事开幕
本届赛事分海报展示和性能竞赛两个环节。在视频及海报展示竞赛阶段,各参赛高校队伍运用视频和海报对本队参赛小车作品进行了展示,竞赛专家组详细询问了各团队小车的设计方案、科学原理,并对其安全规范进行审查。
视频与海报竞赛环节
在随后的性能竞赛阶段,各高校参赛队伍首先针对23.5米的目标距离进行了药品用量计算、称量、试剂配制工作。随后,根据抽签确定的比赛顺序,各队伍在规定的赛道上开展了两轮性能竞赛,在赛事解说的介绍下,现场气氛热烈,小车的精准制动表现多次引发现场观众的热烈欢呼。
性能竞赛环节
在赛事最终的闭幕式上,清华大学余立新教授代表竞赛专家组对本届赛事进行了总结。他表示Chem-E-Car竞赛是将化学工程学科创新与工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良好实践,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多动手实践,在实践中精进专业。
清华大学余立新代表专家组总结点评
作为赛事承办方代表,中南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卢红梅为所有34支参赛队伍顺利完赛点赞,向获奖队伍表示祝贺。经过激烈角逐,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获得了参加2024年10月底在美国举办的全球赛的资格。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卢红梅作活动总结
Chem-E-Car竞赛®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八届,本届赛事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线上同步直播累积观赛人次超过了36万。赛事举办期间,参赛师生还围绕竞赛和化工类工程人才培养进行了广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