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集群
CJChE丨江苏科技大学 何震,魏雨倩,宋云飞等:SnS2@Nx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方面的优异性能
发布时间:2025-04-22      


文章信息

The preparation of SnS2@NxC electrodes and its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in energy storage usages

Zhen He (何震), Yuqian Wei (魏雨倩), Yunfei Song (宋云飞),Jiaming Liu (刘嘉明), Yuxin Wang (王宇鑫),Muhammad D. Hayat (穆罕默德D.海亚特)

Volume 76, December 2024, Pages 75-82

https://doi.org/10.1016/j.cjche.2024.08.007


识别查看全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研究背景

从便携式智能设备到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的技术进步,突出了传统储能材料升级的紧迫性。这一迫切需求主要是由于寻求提高能源储存解决方案的效率和性能,这对于支持日益依赖可再生能源和向更可持续的能源消费形式的过渡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石墨阳极的低容量阻碍了锂离子电池(LIBs)所需的高容量,从而阻碍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锡基材料,包括Sn、SnO2、SnS2和Sn4P3,因其显著的理论容量和低成本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二硫化锡(SnS2)是一种具有CdI2晶格结构的层状金属硫化物,在方面表现突出。SnS2的特点是其相对膨胀的层间间距为0.59 nm,与广泛报道的石墨阳极材料相比,其层间空间更窄,约为0.34 nm。此外,与石墨阳极相比,SnS2具有相当的更高的理论容量(≈1231mAhg−1)。它表现出许多有利于储能系统的特性,如无毒、高锂存储能力和可承受性。然而,与其低电导率和显著体积变化相关的挑战显著降低了其可逆容量和速率性能,这表明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以利用其在相关应用中的潜力。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例如,已经设计了各种SnS2纳米结构,如SnS2纳米管、SnS2纳米球、SnS2夹层状结构和SnS2纳米管。最近,Sun等人介绍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将SnS2纳米颗粒封装在氮掺杂的空心碳纳米盒(SnS2@C)中。然而,该过程所需的复杂模板和溶剂热过程限制了其可伸缩性,而储能性能,特别是循环稳定性,值得进一步提高。



成果展示

本研究报告了一种创新的SnS2基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该复合材料具有蛋壳状结构的氮掺杂碳涂层,称为Eggshell SnS2@NxC(ES-SnS2@NxC)。这种新颖的结构,其中SnS2作为被掺杂氮的碳壳包裹的核心,其特征是壳和核之间的空隙空间,对减缓体积膨胀至关重要。这种结构有助于保持复合材料的结构完整性,即使是在连续循环的应力下。碳基质中的氮增强了电导率,促进了更坚固和稳定的固体电解质间相(SEI)层的形成。实验研究证实了SnS2@NxC电极的电化学优势,在0.5 A·g−1条件下进行10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为701.8 mAh·g−1



图文导读


图1  (a)−(b) ES-SnS2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像;(c)−(d) ES-SnS2复合材料的TEM图像;(e)−(f) ES-SnS2@NxC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像;(g)−(h) ES-SnS2@NxC复合材料的TEM图像;(i) ES-SnS2@NxC复合材料中Sn、S、S、C和N的元素映射;(j)−(k) ES-SnS2@NxC复合材料的SAED和HRTEM图像


图2  ES-SnS2@NxC复合材料的XRD; (b) ES-SnS2@NxC复合材料的拉曼光谱; (c) ES-SnS2@NxC复合材料的TGA图


图3  ES-SnS2@NxC复合材料的(a) XPS全谱和(b)−(e) Sn 3d、S 2p C 1s和N 1s


图4  ES-SnS2@NxC复合材料的(a) CV曲线;(b) 充放电曲线;(c) ES-SnS2复合材料和ES-SnS2@NxC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d) ES-SnS2复合材料和ES-SnS2@NxC复合材料 0.5 A·g−1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e) ES-SnS2复合材料@NxC复合材料和ES-SnS2@NxC复合材料在循环前和50次循环后的奈奎斯特图;(f) ES-SnS2@NxC复合材料与其他复合材料材料的循环性能比较;(g)ES-SnS2@NxC复合材料与其他复合材料材料的倍率性能比较;(h) ES-SnS2@NxC复合材料在2 A·g−1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


图5 (a) ES-SnS2@NxC复合材料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b) 阳极峰和阴极峰的lgi和lgv图之间的关系;(c) ES-SnS2@NxC复合材料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电容容量贡献比


图6  (a) ES-SnS2@NxC复合材料和(b) ES-SnS2复合材料在0.5 A·g−1下进行50个循环后的SEM图像,插图显示单个球的TEM图像;(c) 循环后ES-SnS2@NxC复合材料不同元素的EDS映射结果



作者及团队介绍

第一作者:何震,男,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进涂层材料、材料表面腐蚀与防护、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参加科研项目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篇,授权专利8项。

通讯作者:王宇鑫,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海外教育学院负责人,主要从事金属材料腐蚀与表面防护、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引智项目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ripta Materialia等SCI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出版江苏省重点教材《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荣获2022年度“中表镀-安美特”优秀教师,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 银奖3项,铜奖4项和“挑战杯”黑科技赛道二等奖1项。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2016)、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018),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019)。申请获批科技部引智项目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科技厅外专百人项目1项。




关于CJCh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JChE),即《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工学会和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与Elsevier合作出版的化工领域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1982年创刊,1993年更名后重新立卷,时任主编湿法冶金开拓者陈家镛和国际著名精馏专家余国琮两位院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刊。创刊以来,经历了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双月刊直至月刊的发展过程。目前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任主编清华大学费维扬院士,执行主编骆广生教授。

本刊以反映我国化工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化工学术发展与交流,培养化工科技人才为宗旨,立足于我国乃至世界化学工程领域的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需求,主要刊载原创性的化工基础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和新材料的研究论文,报道有重要价值的基础数据和对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起指导作用的综述与专论。内容范围包括化学工程、化工工艺、化工设备、过程开发、化工冶金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信息、能源、材料、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

自1996年以来,本刊连续被SCIE、EI、SCOPUS、CA、Dimensions、《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著名的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收录,读者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科睿唯安公布数据,CJChE2023年影响因子3.7,SCI化工类期刊Q2区。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全球化学工程综合期刊排名31/150(Q1),位居中国化工综合类期刊第一位(1/41)。2012—2024连续13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2年获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二等奖,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项目,2023年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期刊百强榜,入选第五届中国国际化精品科技期刊。


CJChE已开通投稿绿色通道,鼓励原创!欢迎您向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投创新性强、对化工及交叉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稿件!

CJChE官网 http://www.cjche.com.cn

投稿前请您仔细阅读投稿须知,感谢您的配合!


CJChE编辑小助手

扫码加好友 | 加入学术交流群

验证请写明 姓名+单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