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集群
CJChE丨大连理工大学 裴尧、王然、孙文等: 异靛蓝纳米颗粒用于光声成像引导的肿瘤光热治疗
发布时间:2025-04-16      


文章信息

Isoindigo nanoparticles for photoacoustic imaging guided tumor photothermal therapy

Yao Pei (裴尧), Ran Wang (王然), Xiang Rong (荣想), Xiang Xia (夏祥), Hexiang Wang (王鹤详), Zongwei Zhang (张宗魏), Tian Qiu (邱添), Saran Long (龙飒然), Jianjun Du (杜健军), Jiangli Fan (樊江莉), Wen Sun (孙文), Xiaojun Peng (彭孝军)

Volume 72, August 2024, Pages 19-25

https://doi.org/10.1016/j.cjche.2024.05.010


识别查看全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研究背景

PTT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方式,能够提供无创、精确、快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可以通过调控外部激发光源的光剂量和光热试剂的浓度,降低毒副作用,使周围健康组织损伤最小化。PTT的治疗手段是通过PTAs来实现的,采用对应波长的激发光照射PTAs,PTAs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热量,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当超过肿瘤细胞承受的温度阈值(42 ℃)时,杀伤肿瘤细胞。治疗过程中,光热效应会促进周围组织的扩张,产生超声波,转化为光声成像信号。PAI具有高分辨率和组织穿透深度,可以对病灶部位实时成像,实现精准的光热治疗。

PTAs在光热治疗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将光能转换为热量的责任,其选择问题尤为重要。以降低活性氧和荧光量子产率,提高光热转换效率为出发点,合理设计开发高效的PTAs。PCE是评估PTAs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理想的PTAs还应具备:1)光热稳定性:经过激发光照射能够多次升温、重复治疗,不易发生光降解;2)生物相容性:PTAs在作用后应能被组织及时清除,具有低的毒副作用;3)靶向能力:PTAs良好的靶向能力可以有效的在病灶部位富集实现精准治疗。

异靛蓝衍生物的非辐射跃迁能力使其适用于作光热试剂。但目前相应报道较少,并且异靛蓝类光热试剂多以聚合物方式存在,存在合成方式较为复杂,光热转换效率普遍较低等问题。



成果展示

本文以异靛蓝作为分子中心,在对称两端引入甲氧基偶联的三苯胺基团,合成目标分子。根据分子内运动增强光热性能,其中异靛蓝作为电子受体,降低能量带隙,增强摩尔消光系数,甲氧基偶联的三苯胺基团作为电子供体及转子,增强非辐射跃迁,提高光热转换能力,同时N原子上的烷基链防止分子堆积,形成D-A-D型分子结构。采用DSPE-PEG2000作为纳米壳层,通过纳米共沉淀法将分子封装成纳米颗粒,提高生物相容性和靶向能力。通过EPR效应靶向和滞留肿瘤细胞,当PAI显示纳米颗粒富集到最大浓度时,采用对应波长激发光进行照射,纳米颗粒将光转化为热量,肿瘤部位温度升高,杀伤肿瘤细胞,最终达到光热治疗的目的。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颗粒具有高的光热转换效率(67%)和优异的光热稳定性,在四次光热循环实验中均未发生降解,并实现光声成像介导的肿瘤光热治疗,展现出优异的肿瘤抑制效果。



图文导读

小分子的吸收在600 nm左右,包裹成纳米颗粒后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体外光热性能检测出优异的升温效果和光热稳定性,光热转换效率为67%。



细胞实验中,纳米颗粒展现出优异的细胞杀伤能力。



活体抑瘤实验中,通过光声成像判断纳米颗粒通过EPR效应富集肿瘤浓度最大时间后进行治疗,展现出显著的抑瘤效果,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关于CJCh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JChE),即《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工学会和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与Elsevier合作出版的化工领域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1982年创刊,1993年更名后重新立卷,时任主编湿法冶金开拓者陈家镛和国际著名精馏专家余国琮两位院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刊。创刊以来,经历了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双月刊直至月刊的发展过程。目前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任主编清华大学费维扬院士,执行主编骆广生教授。

本刊以反映我国化工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化工学术发展与交流,培养化工科技人才为宗旨,立足于我国乃至世界化学工程领域的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需求,主要刊载原创性的化工基础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和新材料的研究论文,报道有重要价值的基础数据和对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起指导作用的综述与专论。内容范围包括化学工程、化工工艺、化工设备、过程开发、化工冶金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信息、能源、材料、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

自1996年以来,本刊连续被SCIE、EI、SCOPUS、CA、Dimensions、《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著名的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收录,读者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科睿唯安公布数据,CJChE2023年影响因子3.7,SCI化工类期刊Q2区。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全球化学工程综合期刊排名31/150(Q1),位居中国化工综合类期刊第一位(1/41)。2012—2024连续13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2年获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二等奖,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项目,2023年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期刊百强榜,入选第五届中国国际化精品科技期刊。


CJChE已开通投稿绿色通道,鼓励原创!欢迎您向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投创新性强、对化工及交叉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稿件!

CJChE官网 http://www.cjche.com.cn

投稿前请您仔细阅读投稿须知,感谢您的配合!


CJChE编辑小助手

扫码加好友 | 加入学术交流群

验证请写明 姓名+单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