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评述
CJChE丨北京化工大学 李嫒杰、秦培勇、张新妙等: 以1,6-二溴己烷为双功能交联剂的半互穿聚合物网络阴离子交换膜

文章信息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with a semi-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using 1,6-dibromohexane as bifunctional crosslinker
Aijie Li (李嫒杰), Zhanliang Wang (王占良), Zhihao Si (司志豪), Lu Lu (卢璐), Peipei Huang (黄沛沛), Jinhong Liu (刘金鸿), Songyuan Yao (姚淞元), Peiyong Qin (秦培勇), Xinmiao Zhang (张新妙)
Volume 72, August 2024, Pages 199-208
https://doi.org/10.1016/j.cjche.2024.04.026

识别查看全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使人们很难获得足够的淡水资源。海水淡化可以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情况下提供稳定的淡水,因此未来迫切需要开发稳定、可靠的海水淡化技术。膜分离和热蒸馏是海水淡化的两种主要技术。其中,膜分离法消耗的热能少,装置简单,操作步骤少。使用离子交换膜的电渗析技术显示出一系列优势,包括它不涉及从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如反渗透)或相变(如蒸馏)。阴离子交换膜应用于电渗析脱盐时,一般期望具有高离子交换容量、低吸水性和高机械强度。然而由于缺乏紧凑的交联区域,传统的阴离子交换膜难以同时平衡离子交换容量、吸水率和机械强度。因此,通过交联结构和模式的优化,提升阴离子交换膜的性能,对电渗析脱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展示
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半互穿网络结构,其中聚偏氟乙烯(PVDF)为线性聚合物,1-乙烯基咪唑(VIm)为交联单体,1,6-二溴己烷(DBH)为交联剂。VIm和DBH形成交联的聚合物网络,与PVDF穿插在一起。PVDF具有高稳定性和强疏水性,是离子交换膜的理想基础材料。VIm为前体,具有可形成阳离子的咪唑基团。DBH作为双功能交联剂被引入,其中与咪唑基团形成两个阳离子基团,以提高离子电导率。DBH在与VIm的桥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交联度的增加会提高膜的机械强度。具体研究了PVDF/PVIm/DBH膜材料的IEC、吸水率、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离子电导率等,考察了VIm和交联剂添加量对电渗析脱盐性能的影响。
图文导读
交联剂DBH中的Br原子可以与咪唑环上的N原子发生取代反应,接枝到咪唑环上,从而在膜内形成稳定致密的网状结构。PVDF/PVIm/DBH阴离子交换膜的机械强度随着DBH的加入而增加,从3.54 MPa增加到12.35 MPa。因为DBH两端的Br原子可以与VIm反应形成阳离子基团,因此DBH作为交联剂不影响膜的IEC,通过交联,在增加膜的交联度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加膜内离子交换基团的数量,IEC可达2.22 mmol·g−1,吸水率低至38.1%。测试了PVDF/PVIm/DBH阴离子交换膜在电渗析脱盐中的实际性能。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下测试了阴离子交换膜的脱盐率,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逐渐增加,脱盐率逐渐降低。在所有条件下,PVDF/PVIm/DBH 膜的脱盐率均可达到95%以上,表现出优异的脱盐性能。PVDF/PVIm/DBH 膜由于其合成简单,在ED脱盐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Fig. 1 Tensile strength (a), IEC (b), and WU (c) of PVDF/PVIm/DBH AEMs; viscosity change of PVDF/PVIm/DBH casting solution before and after polymerization (d).

Fig. 2 Effect of NaCl concentration on desalinating ratio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 relationship between dilute chamber water inflow and energy consumption (b); current density-time variation relationship and desalinating ratio-time variation relationship (c); conductivity-time variation in concentrate and dilute chambers (d).

阴离子交换膜应用于电渗析脱盐时,一般期望具有高离子交换容量、低吸水性和高机械强度。在不同类型的阴离子交换膜中,半互穿聚合物网络被认为具有结构优势,离子交换基团的局部密度可调。然而由于缺乏紧凑的交联区域,传统的阴离子交换膜仍然难以同时平衡离子交换容量,吸水率和机械强度。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聚偏氟乙烯/1-乙烯基咪唑/1,6-二溴己烷(PVDF/PVIm/DBH)的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一方面,引入可形成两个阳离子基团的DBH,提高离子电导率,这与传统的交联剂不同。另一方面,DBH具有与VIm桥接的能力,所制备的膜的机械强度随着交联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PVDF/PVIm/DBH膜的吸水率为38.1%−62.6%,离子交换容量为2.12−2.22 mmol·g−1,拉伸强度为3.54−12.35 MPa。这项工作为实现高质量的阴离子交换膜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及团队介绍
秦培勇教授,2005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师从陈翠仙教授。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赴美Texas Tech. University博士后。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市科技新星,主要从事生物化工和膜分离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J Mater Chem A、Small、AIChE J、Green Chem、ACS Appl Mater Inter、Chem Eng J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100余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其它省部级和协会奖9项。
关于CJChE

CJChE已开通投稿绿色通道,鼓励原创!欢迎您向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投创新性强、对化工及交叉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稿件!

CJChE官网 http://www.cjche.com.cn
投稿前请您仔细阅读投稿须知,感谢您的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