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
关于举办2020“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初创团队:
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要求,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目标,结合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在绿色化学化工领域促进“产、学、研、用、资”协同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化工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提升中国化工行业国际竞争力,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学会、上海化学工业区和华东理工大学共同主办2020 “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大赛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苏伊士新创建、彤程公益基金会、法国商务投资署、Brightlands Chemelot Campus和Impact Hub Shanghai协办,大赛合作单位包括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埃克森美孚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朗盛化学(中国)有限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和沙索(中国)化学有限公司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绿色改变世界,化工智创未来
二、大赛目的
贯彻落实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理念,提升化学化工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环境友好水平,促进绿色化学化工发展。发挥大赛的选拔和激励作用,促进多学科、多领域交叉,鼓励在校学生、初创企业及团队在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智能制造、过程控制、健康安全等领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初创企业和专业团队对接行业与市场,促进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的联动。
三、参赛作品及要求
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化学化工”为主题,在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智能制造、过程控制、健康安全等领域形成创意类产品、创新性服务或开展创业实践,凸显更绿色的合成路径、反应条件和化学品设计理念,拥有科技创新成果(比如学术论文、科研课题、科研获奖、学术专著、专利和研究报告等)和较成熟的技术、成型的产品、创新性的服务及实施方案等。
从“绿色化学化工+新材料”、“绿色化学化工+新能源”、“绿色化学化工+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化工+智能制造”、“绿色化学化工+过程控制”、“绿色化学化工+健康安全”、 “绿色化学化工+其他”等角度以实物或软件形式展现创新设计及创业实践成果。本届大赛专设指定命题单元,参赛团队可根据具体问题提供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创新解决方案或创业实践成果,具体命题如下:
- 空气质量检测和提升;
- 气体分离以及有机溶剂提纯(例如用于半导体行业的溶剂);
- 塑料(包括3D打印残余)的回收利用;
- 化工容器回收和循环使用项目;
- 全(单一)塑料取代多材料复合包装;
- 绿色/可逆可回收橡胶化学;
- 精细化工领域内表面活性剂的新应用;
- 电子化学品的合成及净化技术开发;
- 高强度化工材料作为金属材料轻量化替代品;
- 电动汽车的材料解决方案;
- 化工工艺电气化;
- 能源KPI监控优化系统;
- 冷却水减排污循环使用项目;
- 人工智能在化学化工材料中的应用;
- 生物技术在开发安全环保的化学化工原料中的应用;
- 机器人技术在厂区运行维护中的应用;
- 可持续农业: 智能灌溉与土壤质量改善;
- 碳足迹追踪与碳捕集利用储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 从污水中提取绿色能源和有用物质;
- 废弃物的智能识别分类系统;
- 电子商务在废物交易市场上的应用;
- 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废物管理的可追溯性;
- 危险化学品数据互通与共享。
参赛作品所涉及知识产权需由团队所有;若涉及他人知识产权,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
四、参赛对象及形式
- 本届大赛面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读本科生、在读研究生、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生,高校青年教师、企业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队至少3人,设队长(项目负责人)1名,每队至少有1名指导教师。
- 国内外初创企业和团队,已注册公司并有基础的产品和服务原型,寻求商业规模化。
- 大赛分为创业创新组和创业实践组。
(1)创业创新组
参赛对象以“绿色化学化工”为主题,在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智能制造、过程控制、健康安全等领域拥有创新科研成果,形成创新的产品升级建议或市场开拓建议,具有完善的项目建议书,可进行成果转化。
(2)创业实践组
参赛对象以“绿色化学化工”为主题,在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智能制造、过程控制、健康安全等领域进行创业实践,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或技术负责人。
五、赛程安排
大赛分为启动和报名、海选、复赛、入围团队优化作品、决赛和加速转化六个阶段。
1、启动和报名(6月21日-10月15日)。大赛将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学会、华东理工大学、法国商务投资署、Brightlands Chemelot Campus、Impact Hub Shanghai分别向国内外高校、国内外初创团体等进行发布、宣传。各参赛团队通过大赛网站(http://plus.scip.com.cn )进行报名并提交参赛作品,实物作品邮寄至: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996弄161号珊弧一楼(周女士 15821879954)。
2、海选阶段(10月16日-10月31日)。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规则选出入围的团队,组委会通过E-mail、电话等方式通知入围团队,公布初选入围团队。
3、复赛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规则选出入围的团队,公布决赛入围团队。
4、入围团队优化作品阶段(11月16日-11月30日)。为获得更好的展示效果和更强的竞争力,入围团队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升级优化。对于高校学生的作品,组委会将聘请行业专家进行赛前辅导。
5、决赛(12月初)。采用现场展示和现场评审的方式,由产业、资本与研发领域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对进入决赛的作品打分及评选。决赛地点:上海市环华路9号华美达酒店。
6、加速转化阶段(决赛后)。对优质项目进行为期一周的浸润式商务考察,同时从创新思维、客户验证、产品/服务设计方面提供支持,建立可持续可规模化商业模式,进行影响力测试、项目路演等,促进市场推进。
六、大赛奖励
大赛奖项设置如下:
奖项 |
名额 |
奖励内容 |
奖金 |
一等奖 |
1名/组 |
奖金+证书 |
30000元 |
二等奖 |
2名/组 |
奖金+证书 |
20000元 |
三等奖 |
3名/组 |
奖金+证书 |
10000元 |
优胜奖 |
5名/组 |
奖金+证书 |
3000元 |
鼓励奖 |
若干 |
奖金+证书 |
1000元 |
海外赛区一等奖 |
1名 |
奖金 |
10000元 |
指定命题特别奖 |
若干 |
证书等 |
|
组委会组织全球领先公司代表对获奖项目进行为期一周的浸润式商务考察,进行投资人对接,并对有潜力的项目进行加速孵化。优秀获奖团队可在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获得免费工位办公机会,后续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内进行研发、小试、中试等活动可享受相应扶持政策(参照《上海化学工业区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专项扶持实施办法》)。
七、组织机构
大赛设竞赛组织委员会和竞赛评审委员会。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对本届大赛进行全面指导和监督,负责赛事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开展成果宣传与转化等工作。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华东理工大学,负责赛事筹备和举办等相关工作。
竞赛评审委员会组建以国内外化工行业和领先化工企业知名专家、资本方负责人为主体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依据大赛评分规则开展评定工作并保障评定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
八、其他事项
1、大赛不向参赛高校及师生收取任何费用;
2、对于有培训和指导需求的高校及相关单位,大赛组委会将统一安排走访,具体细节请联系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3、其他相关事项,请咨询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九、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
邮编:200237
电子邮箱:cxcy@ecust.edu.cn
组委会联系人:关奕檬 刘高洋
联系电话:021-64252058 021-67120000*1042
附件一:2020“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委员会
附件二:2020“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评审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化工学会
上海化学工业区 华东理工大学
2020年6月15日
附件一:
2020 “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
李寿生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
马 静 |
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
|
曲景平 |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
|
副主任 委员 |
华 炜 |
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
傅向升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
|
吴海君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
刘训峰 |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
张 淳 |
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
|
委员 |
宫艳玲 |
中国化工学会副秘书长 |
朱 健 |
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
王慧锋 |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
|
胡迁林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副秘书长兼科技与装备部主任 |
|
杨挺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
|
Frank Sizun |
法国驻华大使馆商务投资处 商务部 交通-环能-工业部参赞 |
|
Eric Appelman |
Brightlands Chemelot Campus 业务拓展总监、CTO |
|
Antoine GRANGE |
苏伊士亚洲固废资源管理CEO |
|
周建辉 |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
吕秀娟 |
Impact Hub Shanghai联合创始人,创投合伙人 |
|
办公室 |
孙丽娟 |
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经营部经理 |
司忠业 |
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 |
|
秘书 |
刘高洋 |
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经营部项目经理 |
关奕檬 |
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
附件二:
2020“SCIP+” 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评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 |
王基铭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 |
钱旭红 |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
|
吴海君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
刘训峰 |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
辛 忠 |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
|
副主任 委员 |
杨 挺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
杨为民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 |
|
余亮茹 |
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
|
侯金花 |
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
|
朱 斌 |
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
|
张 淳 |
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
|
杨 杨 |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投资处 商务部 交通-环能-工业高级商务官员 |
|
Hugo Delissen |
Brightlands Chemelot Campus 业务拓展经理 |
|
黄希敏 |
苏伊士亚洲区创新副总监 |
|
雷焕丽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 |
|
委员 |
陈南梁 |
东华大学副校长 |
黄翔宇 |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
陶旭海 |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
|
朱新远 |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 |
|
罗 勇 |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科技部总经理 |
|
翟金国 |
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长 |
|
季诚昌 |
东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教授 |
|
曹文磊 |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兼技术质量部经理 |
|
张宇峰 |
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 |
|
龚才国 |
埃克森美孚亚太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亚太区研发和技术运营总监 |
|
胡东祺 |
朗盛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大中华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兼技术创新总监 |
|
王睿嘉 |
沙索(中国)化学有限公司 亚洲战略业务拓展总监 |
|
丁 林 |
亨斯迈先进化工材料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 |
|
黄志明 |
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业务拓展副总裁 |
|
陈 耘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高级副总裁、上海一体化基地总经理 |
|
陈金秋 |
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
|
Javier Nieto |
西萨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
|
赵燕超 |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
陈万锁 |
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
|
曹尔宁 |
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北亚区风险投资总监 赢创风险投资 |
|
黄 华 |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全球研发中心(上海) 科技创新部 资深技术经理,技术风险投资 |
|
叶 晖 |
索尔维创投亚洲区总监 |
|
李 莉 |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创业投资总监 |
|
虞晓钧 |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
|
吉 果 |
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与业务开发部经理 |
|
冯 庆 |
影力资本合伙人 |
|
秦 清 |
颐成资本合伙人 |
|
吕 罡 |
川流新材料基金创始合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