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我与博物馆面对面—— 中国化工博物馆接受捐赠藏品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5日 来源:中国化工博物馆

今年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在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中国化工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围绕2018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提出的“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活动主题,开展“我与博物馆面对面——中国化工博物馆接受捐赠藏品鉴赏”系列宣传活动,展示化工企业及个人为博物馆捐赠的部分藏品,以此来汇集化工历史记忆,传承化工人文精神,拓展博物馆连接价值,让化工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借此机会,感谢各单位及个人对博物馆不遗余力地支持与厚爱,同时诚恳希望业内人士向博物馆提供相关线索,继续捐赠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实物与资料。

捐赠电话:010-82035290。

 

上海蓝星聚甲醛有限公司

上海蓝星聚甲醛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国酒精厂。中国酒精厂由当时的亚洲巨富——黄氏财团建源公司第三代掌门人黄宗孝于1934年创办。黄宗孝投资数百万元,在上海浦东白莲泾购地百余亩,全部生产设备均从英国伯赉亚公司进口,其规模之大、设备之好,当时即称远东第一。酒精在当时被视为是“战略物资”。生产医药、无烟火药、肥料、化妆品、油漆、饮料等产品均离不开酒精。

中国酒精厂设立第一年,每日产量3万公升(第2年翻番),酒精纯度96.7%为当时国内最高,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媲美。经当时国民政府特批,该厂获得在苏、浙、闽、鲁、冀五省的专卖权。该厂以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实现了当时中国酒精业的自给自足。中国酒精厂的创办使国内化工实业渐渐兴起,业界评价“为吾国化学工业界开一新纪元”。以下捐赠藏品供读者鉴赏:

 

1.“继武前徽”石匾

年代: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匾额正中镌刻“继武前徽”四个大字,前款为“仲涵先生提倡实业海内共仰今哲嗣宗孝先生创办中国酒精厂克继先志谨书此以为纪念。”落款为“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九日中国酒精厂同人敬赠”。

继武前徽:继指继承、传承;武指足迹,古人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同“跬”;前指先辈、前驱;徽是美好、辉煌之意;继武二字原出自骆宾王诗“含章光后烈,继武嗣前雄”。“继武前徽”的寓意为:紧随先辈足迹,传承先辈辉煌。可见,“继武前徽”寄托了业界同仁对中国酒精厂的美好祝愿和期许。

黄仲涵(1866年-1924年),著名印尼华侨企业家,被誉为“印尼糖王”。他的私人资产在千亿荷盾以上,是继“华商先驱”张弼士之后而早于“华侨旗帜”陈嘉庚的又一华商顶尖巨富,是20世纪初影响最大的华商(当时全世界财富排名第14位)。

2.当时军政界要员题词6

2.jpg3.jpg4.jpg

 

5.jpg7.jpg8.jpg

 

年代: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1935年4月1日开幕之际,国民政府党军政界要员麇集中国酒精厂。时任实业部部长的陈公博发表演说,盛赞创办中国酒精厂的意义,其他大员纷纷题词恭贺。其中有: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立法院院长孙科(孙中山之子)、国民党大才子于右任、陆军上将何应钦、“飞将军” 韩复榘及“中组部部长”陈立夫等等。

 

3.股票

年代: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黄宗燕,黄仲涵挑选继承家族产业的九子之一,是黄宗孝的弟弟。

 

 

黄海橡胶有限公司

黄海橡胶的前身是日本人在中国设立的橡胶工厂。1934年8月,日本护谟株式会社在青岛设立太阳胶鞋厂,次年5月正式投产,年产量300万双左右;1935年5月,日本制胎Bridge stone株式会社(简写为BS)开设车胎厂,专门生产汽车、自行车和人力车内外胎,轮胎年生产能力12万条。1944年2月,鞋、胎两厂合并,称青岛橡胶工业株式会社青岛橡胶厂。

据《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47-1949)——兼论国民党党营企业的特征》的统计,解放前,大中华橡胶厂虽是国内最大,以设备与生产能力而论,联手正泰橡胶厂,仍然比不上青岛橡胶厂;青岛橡胶厂的生产能力竟然超过了整个上海橡胶工业的总和,被称为国内“橡胶厂之冠”。以下捐赠藏品供读者鉴赏:

1.丰年鞋广告

年代: 1940年左右

内附胶布样本,青岛太阳鞋厂生产。

2.抗美援朝时期生产的新中国汽车轮胎

1951年,BS商标废止,“新中国”商标注册成功。这是建国以后第一条中国人自己生产的橡胶充气汽车轮胎,被誉为“新中国轮胎的初生子”。其最直观的特征为,胎膜上刻有“新中国”字样。

3.车胎胶管类商标注册证

        年代:1951年

        共三张,另有1952年胶鞋一张,机械带、运输带一张。

 

沈阳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化工厂1938年6月建厂,由日本人投资,当时为满洲曹达株式会社奉天工厂的一部分和满铁润滑油工厂。中国工人中流传的“电解室是阎王殿,汽缸油是大猪圈,漂白粉拿命换”,是对当时生产环境的生动概括。1945年10月,国民政府接管工厂,但后期全部停工。

1948年11月2日,解放军接管工厂,此后生产迅速恢复,至1950年9月,漂白粉月产量已达到300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烧碱产量突破2万吨,企业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化工原料生产基地。以下捐赠藏品供读者鉴赏:

1. 国民党经济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1946年接收满洲发酵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厂财产清册

该档案是1946年4月后国民党经济部东北特派员办公处接收满洲发酵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厂的财产清册,共五卷,该档案是其中一卷,另有四卷保存在沈阳化工厂档案室。

2.日伪时期沈化润滑油生产厂房

   

    3. 1952年六六六生产装置竣工投产

 

 

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沧州化肥厂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首批引进建设的13家大氮肥企业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化肥生产基地之一。1973年7月开工,公司拥有从美国凯洛格公司和荷兰斯特米卡邦公司全套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48万吨尿素大型化肥生产线,1977年12月建成投产。以下捐赠藏品供读者鉴赏:

    1.合成氨流程图

   

 

年代:1970年左右

此流程图为原装进口,手工贴制。原图有两块:一小图位于合成氨调度中心墙面;一大图位于总调度室,在合成氨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尿素流程。此图为总调度室之大图,长约5.5米,宽约1米。

2.合成氨装置二段炉混合器

年代:1970年左右

 

原合成氨装置核心部件之一。主要是将空气和水蒸气从炉顶进入空气混合器,经混合器分布均匀后,同一段炉来的转化气(830℃)混合燃耗,提供的热量和催化剂共同作用下,使转化气进一步反应,以便甲烷含量得以下降。

 

 

济南裕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济南裕兴起源于邹升三、王敬亭1919年底创办的中国颜料股份有限公司。1920年秋,青岛维新化学工艺社(中国第一家以化学合成方法制造染料,创办于1919年9月)的创始人之一张仲卿离开工艺社,来到济南,先后担任中国颜料厂的经理、副经理。后来中国颜料厂改称“山东裕兴颜料厂股份有限公司”。1919年至1947年,裕兴只生产单一产品煮青,1947年以后,陆续增加粉状硫化青和硫化碱等新产品。以下捐赠藏品供读者鉴赏:

1.民国十九年商标注册证

  年代:1930年

    “美人牌煮青”商标

 

2.民国时期“生生”牌煮青广告

 

 

 
 

 

 

 

 

 

 

 

 

 

 

 

 

 

 

济南裕兴增加 广告3.tif

 

寓意为“生生不息”

 

 

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

电解食盐水溶液同时制取氯气、氢气和烧碱的方法(称电解法),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提出,直到19世纪末,大功率直流发电机研制成功,才使该法得以工业化。1967年,山东农药制造厂建成3500吨/年氯碱生产线,采用当时先进的电解法和石墨电极技术,为农药生产配套氯气,生产线共有64台虎克8型石质隔膜电解槽。藏品为当年氯碱电解槽的原物。以下捐赠藏品供读者鉴赏:

1.石质氯碱电解槽

    年代:1967年左右

    左侧为盖、右侧为底

2..酸罐

年代:1967年左右

陶制,为当时储酸之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