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合作 > 新闻动态

第二十八届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8日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

二零一六年十月二十八至三十日,第二十八届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GCCCD®)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德国慕尼黑市的AzimutHotel隆重召开。这是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成立二十八年来首次在慕尼黑市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化学化工与可持续发展。年会讨论的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水处理、新材料、有机合成及知识产权等。特邀嘉宾、合作单位、学会会员及热心会友近一百五十人参加了本届盛会。

 


第二十八届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参会人员合影(摄影:李东兴博士)

 

 

中德化工企业宣讲会

 

二十八日下午,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刘小君博士的主持下,本届年会的中德化工企业宣讲会准时开始。本次宣讲会参加的企业有巴伐利亚化学集群(Chemie-Cluster Bayern, CCB),以及本届年会的两家中国赞助企业: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首先,来自巴伐利亚化学集群的Wehner博士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由巴伐利亚州化学行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组成的巴伐利亚化学集群。CCB从二零零六年成立以来聚集了六十五家本地有影响力的研发机构,其成立的宗旨在于帮助巴伐利亚州的化学和化工企业,将其新产品和新工艺推向新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如中国。从她的报告中,我们的会员感受到了中国市场对德国化学化工企业的巨大吸引力,也了解到,作为留德的化学和化工学者,我们可以在促进中德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中起到更多的作用。

 

接着,来自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袁文博女士先给大家概括性地介绍了京博石化。它始建于一九八八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石油化工为主业,集石油炼制、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合成为一体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目前拥有石油化工里的各种先进生产装置,如:高等级道路沥青装置、MTBE装置、延迟焦化及配套加制氢精制装置等。之后,京博石化的张凤岐总工程师向参会嘉宾和成员介绍了公司在生产、设备、环保、优化、新产品开发等五大方面的技术需求。在报告后的讨论中,大家纷纷建言献策,为京博石化提供了良多建议,并表示后期会与京博详细交流技术问题,增大与京博石化展开技术合作的机会。

 

最后,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代金辉女士为大家作了当天宣讲会的压轴报告。她让大家了解到,由位于淄博与上海的四家公司组成的一诺威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迪拜,印度,俄罗斯等地设有海外办事处,正在积极筹备德国与美国研发中心。所以,这次参加年会的宣讲会,目的是为德国办事处设立寻找人才。她还介绍到一诺威其拼搏历史,发展现状与美好愿景,并通过现场答疑与参加人员形成了良好互动,吸引了大批优秀人员参与了第二天的面试活动。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基石,相信渴望人才和尊重人才的一诺威,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代总一行从第二天的十二位面试者中,成功选中两位学会会员加入一诺威。代总的德国之行,可谓满载而归。

 

宣讲会圆满结束,它建立起了人才和企业的桥梁,为将来的合作走出了第一步,同时也为会议第二天的学术大会作了很好的铺垫。

 


中德化工企业宣讲会:一诺威聚氨酯,CCB和京博石化,刘小君博士主持(右)(摄影:马喆)

 

 

欢迎晚宴

 

在十月二十八日下午精彩的中德化工企业宣讲会圆满结束后,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于下午六点在慕尼黑Wok & Roll酒店为大家安排了可口的欢迎晚宴,一方面为各位远道到而来的参会嘉宾接风洗尘,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师生,企业家及知名教授们提供一个交流接洽的平台,同时又为第二天的第二十八届GCCCD年会的学术讨论会部分进行了充分的预热。本次晚宴有GCCCD学会的各位理事及会员,公司企业的经理人及董事长,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及卡尔斯鲁厄理工等知名教授等一百二十人参加,高朋满座的浩大场面,使本次年会迎接晚宴成为众参与者难以忘怀的喜庆之夜。

 

晚宴伊始,GCCCD学会主席王荣彪博士对各位参会嘉宾进行了简短而热情的欢迎辞。年会组委会主席杨国炬先生也对每桌嘉宾表达了欢迎。现场高朋满座,笑语满堂。正所谓今夜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晚宴过程中,嘉宾们觥筹交错,聊聊化学化工行业的热点,谈谈可持续性发展所取得成绩及遇到难点。大家把酒言欢,热闹非凡。虽然并非饕餮盛宴,但胜在气氛热烈,宾主尽欢。夜色渐浓,伴随着充满温情和希冀的氛围,晚上十时许,GCCCD第二十八届年会的欢迎晚宴圆满结束。在晚宴结束之际,大家不约而同地举起各自手中的酒杯,衷心祝愿“GCCCD第二十八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圆满召开。

 

 

学术讨论会-主场

 

本届年会在组委会主席杨国炬先生和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的发表了简单扼要的欢迎词之后,主场报告便准时开始了。第一个报告是来自慕尼黑大学化学与制药学院的Herbert Mayr教授,Mayr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用于合理设计有机合成的活性体系的研究”,Mayr教授提出了表征新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的Mayr方程,通过这个方程来量化一系列亲电试剂的亲电活性以及亲核试剂的亲核活性。到目前为止得到了包含有1066个亲核试剂以及273个亲电试剂的数据库,可以指导有机合成化学家来设计合理的有机反应。经过Mayr教授将近40分钟的精彩报告,让大会的观众对物理有机化学这一领域产生了更深的了解。

 

马普高分子所的研究组长吴思博士做了光照射下的聚合物合成,他用激光来控制聚合物的合成,该聚合物在光激发下显示出不同的形貌特征,用于药物载体,在肿瘤里显示了很好的富集效果,在肿瘤治疗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另外吴思博士还做了关于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体内成像和以及作为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报告,该纳米材料具有吸收红外长波长的光,并在释放更高能态的短波长激光,由于红外光具有比较强的穿透性并对生物体无害,该材料在肿瘤的成像和治疗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

 


主会场(摄影:李东兴博士)

 

亚琛工大的Ulli Englert教授关于X射线晶体学方面的报告“Information from DiffractionExperiments- is it all Balls & Stciks?” Englert 教授先介绍了X射线的发生、发现以及其在晶体学领域应用的物理原理,然后Englert 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实验室多年来用X射线作为技术手段来获取单晶中电子排布的信息,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晶体工程以及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的研究。Englert教授课题组通过对乙酰丙酮的修饰,合成具有不同化学硬度的双官能团配体。并通过对两个官能团的选择性去质子化调控配位反应的产物并应用其进行交联反应合成具有双金属中心的三维网状结构。由此又衍生出对于由温度引发的k2可逆相变的研究及调控。Englert 教授系统罗列自己实验室近来用X-射线衍射作为技术手段解析分子晶体的微观结构,指认其手性以及分析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等主要成果。基于高分辨率的X-射线衍射数据,一方面可以探究低温状态下固体中原子的热振动形式,预测复杂结构中原子在低温状态的热振动模式;另一方面运用实验电子密度手段,分析并表征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诸如:氢键和卤键),对合成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分子晶体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慕尼黑工业大学理论化学系的Karsten Reuter教授做了题目为“计算能量研究中的移动和绑定电子“的报告。他就当前所谓能源和气候问题,提出三个新能量要素:热量、电子和可移动性,指出对电子移动性研究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对材料、能源和催化剂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多尺度模拟的可行性和前瞻性。着重介绍了计算扫描法在太阳能电池的电荷传输中筛选高载流子迁移率和电催化水分解反应中氢电极计算的应用。通过对反应进行微观模拟仿真,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相关化学热力学常数,从而得出相关电子的移动以及电子绑定引起的能量变化,快速完成上千种不同体系和上百种物质的扫描筛选,从而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和成本。Karsten教授在这四十分钟的精彩演讲中,给我们展示了对于未来可持续发展和新材料新能源探索的科技新型途径,从微观上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多尺度的视角。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水化学与水处理技术研究所的 Harald Horn 教授介绍了该研究所在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Horn教授详细介绍了光学断层扫描成像系统(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在生物膜动态结构变化及其材料特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同时,其团队成员也通过数学模拟方法从机理上阐述了流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将生物膜研究从过去的硬性不变形结构的假设向前推进了一步,对生物膜技术在污水处理及医学上的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Horn教授自豪的回答会员说德国政府对于水处理的研究有多种形式的经费支持。

 

 

GCCCD优秀博导奖

 

四位教授的邀请报告之后,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主持了第二届GCCCD优秀博导奖颁奖仪式,他简单介绍了优秀博导奖的评选标准和评选方式,优秀博导称号每年于GCCCD年会期间颁发给在德国高校和研究所的教授,优秀博导须由GCCCD会员或者年会组委会推荐并为学会做具体工作例如担任学会的学术顾问、做年会邀请报告、指导并接受GCCCD会员等等。王理事长转述了赢创前副董事长俞大海博士的贺信,俞博士不仅今年,明年还会持续地赞助学会的优秀博导奖。今年的优秀博导证书和奖杯由学会的第三届、第四届和第六届理事长、赢创工业副总裁朱宇同博士颁发。本年度GCCCD优秀博导奖获奖者是:Prof. Dr. Herbert Mayr(LMU), Prof. Dr. Ulli Englert (RWTH Aachen), Prof. Dr. Harad Horn (KIT) undProf. Dr. Karsten Reuther (TU Müchen).

 


第二届“GCCCD®优秀博导”奖获得者:Prof. Dr. Harad Horn(KIT),Prof.Dr. Ulli Englert(RWTH Aachen),Prof. Dr. Herbert Mayr(LMU), und Prof. Dr.Karsten Reuther(TU Müchen)(左二至左五)和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左一),原理事长朱宇同博士(右一)合影(摄影:李东兴博士)

 

 

学术讨论会-分会场

 

在“有机合成与绿色化学"分会场中,Herbert Mayr教授主持了整个会议。来自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四位研究人员向听众介绍了当前有机合成的趋势和前沿。瓦克化学(Wacker Chemie)的Dominik Auer博士给我们介绍了瓦克化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他的报告非常切合本届年会的主题。科莱恩的郭晓强博士则介绍了以植物提取物为基础的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以及在诸如护肤品、清洁剂等生活用品中的应用。随后,来自慕尼黑大学的程碧初博士提供的报告是用仿生的路线合成聚酮类天然产物Portentol,通过三次硼催化的Adol反应来构筑天然产物的线性链式结构,之后经过仿生的双环化串联反应来得到这一结构复杂、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的邹有全博士,他的报告是关于可见光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这一方向在目前有机合成领域中非常热门,邹博士介绍了他之前的多项杰出的工作,使听众增加了对这一方向的认知。

 


Dominik Auer博士,郭晓强博士,程碧初博士,邹友全博士在分会场做报告(摄影:王静博士)

 

"环境保护和水处理"分会场由来自慕尼黑工大的刘小君博士主持。栗田的欧洲业务拓展经理前间先生向听众介绍了该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废水处理的创新化学品和技术设备。栗田以特有的30%化学品和70%技术设备的产品结构使得该公司在同行业取得领先地位,甚至栗田的水处理设备已经在国际空间站上投入使用,在惜水如金的国际空间站将尿液经过多级净化转化成饮用水。随后,专程从法国雷恩赶来的何文妍博士做了关于利用新型联吡啶钴(I)混合物在均质及非均质催化条件下对含氯有机物进行电化学还原,通过打断碳氯键将氯从含氯有机物中分解出来,从而降低含氯有机物的毒性,并提高生物可降解性,降低该类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来自达姆工大的卢丹女士则在她的报告中,比较了中德两国污水污泥处理方法的区别;肯定了国内当前污水污泥处理实践工作取得的极大进展;指出了国内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来自卡尔斯鲁厄理工的蔡轩先生利用动画的方式为大家展示了他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方法模拟的多相介质在结构化多相介质化学器中的运动情况,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最后,同样是来自卡尔斯鲁厄理工的博士生钱珏莹则介绍了她与以色列大学合作的项目研究进展,展示了利用处理后污水进行农业节水灌溉中生物膜在节水灌溉器械中的发展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对我国缺水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灌溉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两个分会场的报告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在茶歇期间在墙报展前观摩、讨论、评比。

 


前间先生,何文妍博士,卢丹女士,蔡轩先生,钱珏莹女士在做报告(摄影:李东兴博士)

 


Paillard博士,刘玥博士,曹军博士,宋洋先生在分会场做报告(摄影:王静博士)

 

茶歇结束后,科莱恩的全球产品经理、学会学术理事许玲博士主持“催化和电化学”分会场。明斯特亥姆霍兹研究所的研究组长Elie Paillard博士做了关于方兴未艾的锂离子电池的报告。随后,慕尼黑工大的课题组长刘玥博士给听众介绍了从单糖出发制取烃类生物燃料的新型催化方法,如单糖经 HZSM-5 分子筛直接催化重整制备液体烃类。他的研究指出了固体酸在水溶液体系下的异相催化反应中其实扮演着一种水合氢离子的作用,这打破了人们对固体酸传统意识,为均相催化和异相催化搭起了一座互联互通关联的桥梁。卡尔斯鲁厄理工的访问学者曹军博士在他的报告里介绍说,为了辅助制氢微反应器的设计和工艺的优化,他构建了一个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了供热方向以及催化剂涂层厚度对微反应器中CH4-H2O重整制氢过程的影响。慕尼黑工大的博士生宋洋先生巧妙的结合了电解水与生物质加氢的两个反应,在室温条件下可以把生物质类能源原料通过电催化的方式在金属催化剂上进行催化加氢脱氧反应,以得到可用生物燃料。

 

卡尔斯鲁厄理工的Harald Horn教授主持了年会学术报告系列的最后一个分会场:"新材料和知识产权"。慕尼黑工大刘小君博士和莱比锡大学的荆宇博士介绍了她们利用量子计算方法研究新材料的功能和性质的工作,来自广州的宝力达公司的周树东总经理则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绝缘材料在太阳能利用中的作用,不来梅大学的史俊杰先生做了关于多孔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最后,欧洲专利律师牛李姜博士为大家介绍了欧洲的专利体系,尤其在化学化工领域如何运用专利来保护创新,该报告跟每个化学化工行业的从业者息息相关,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刘小君博士,荆宇博士,周树东先生,牛李姜博士,史俊杰先生在分会场做报告(摄影:李东兴博士)

 

 

优秀墙报奖

 

经过会员投票,本届年会由参会人员从十二位候选人人中评选出五位首届墙报奖获者,一等奖:孙成浩先生(KIT),二等奖:吴秀秀女士(TUM),三等奖:Philip Weis先生(MPIPolymer),张瞳女士(HelmholtzMünster),孟昭莎博士(KIT)。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回答了会员们对于优秀墙报奖的奖金额的提问,整个学术会议部分因此达到了高潮而圆满结束。

 


学会首届优秀墙报奖获得者:孟昭莎博士,Philipp Weis先生,张瞳女士,吴秀秀女士,孙成浩先生(詹田田代领)(从左到右)和王荣彪会长合影(右一)(摄影:李东兴博士)

 

 

会员大会

 

在随后举行的会员大会上,理事长王荣彪博士鸣谢了赞助单位,对组委会尤其是慕尼黑组委会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全体会员一致通过了理事长王荣彪博士的年度报告及财务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了理事会从现有的五位理事增加到十位理事,上届年会的候补理事丁文进博士、王磊博士、詹田田女士、本届年会组委会委员刘小君博士和杨国炬先生等五位新人在一片掌声中顺利进入理事会,他们将于现有的五位理事会成员一起参与理事会的活动。会员大会对下一年的理事会会务工作和会员会费等进行了表决。

 


会员大会现场(摄影:李东兴博士)

 

近三年来,学会的会员人数不断发展,从二零一四年七月十四日会员特别会议时的四十四人增加到同年十一月十五日第二十六届年会举行时的九十七人;去年的第二十七届年会会员人数达到一百八十五人;今年年会之前已经统计到三百位注册会员。会员包括了在德国化学工业界工作的同仁,在高校、研究所求学的学生和从事科研的学者。其中,具有和将要获得化学化工博士学位的会员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从九零后到五零后,学会覆盖了各个年龄层次的精英。学会的规模已经形成,学会的年会已经达到国际化和专业化。

 

今年会员大会增加了分会工作汇报环节,汉堡分会会长尚娇娇、哥廷根分会长王永贵、柏林分会长谭骎、乌尔姆分会长吉元春、美茵茨分会长王小享、卡鲁分会长詹田田分别介绍了各自分会的组成,活动计划。当吉元春表示乌尔姆分会明年申请举办年会的时候,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表决明年年会举办城市环节,乌尔姆以绝对优势胜出!

 

 

宁芬堡宫殿参观活动

 

十月三十日上午,王荣彪理事长和组委会主席杨国炬带领四十多位参会人员乘坐大巴欣赏了慕尼黑的市内风光,前往宁芬堡宫殿。京博石化的三位专家在大巴上向参观团宣读了京博石化的项目需求。这一天慕尼黑阳光明媚,似乎是为了迎接GCCCD参观团的到来。本届GCCCD优秀博导奖得者,亚琛工大的UlliEnglert教授带着他的女儿和两个学生一起参与了我们的观光活动。其他三位会员也带着孩子和家属一起参观了宁芬堡宫殿和附近的自然博物馆。早上九点半,全员从Azimut 酒店出发,一路往西。路途中,组委会主席杨国炬依次介绍了大巴所经过的风景和建筑,帮助外地的参会人员更好地了解了慕尼黑这座南德都市。上午十点半,全员达到宁芬堡宫,并在宫殿广场上合影留念。接着,大家参观了这座于一六六四年建造的巴洛克宫殿。参观期间,大家不仅讨论了宫殿和内部的展品,更沿着这些文物的轨迹讨论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的命运。中午十二点,参观结束,大家又坐上巴士返程。绝大部分参会人员在慕尼黑火车站下车,大家依依不舍地道别,并相约明年再乌尔姆举办的年会。部分参会人员乘坐大巴返回Azimut酒店提回行李。

 


近五十位参会人员和京博石化一行参观宁芬堡宫殿(摄影:马喆)

 

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自一九八八年成立至今,目前已有十二个分会。学业有成并在德国任职的会员们积极为学会作贡献,各个分会于二零一六年组织不定期的学术研讨会,其中有乌尔姆分会的多瑙论坛和卡鲁分会分别举办了一次特邀专家的演讲会。哥廷根分会和美茵茨分会分别举办了Chemie-Workshop和高分子研讨会。高分子会研讨会的规模和质量都已经提升到了专业学会年会的程度。学会组织了赢创工业集团Hanau分部和Höchst工业园区的两次参观,在会员们了解了化工界研发领域、人才需要;开拓了视野的同时也增加了会员间的沟通。

 

各位化学化工同仁若想更多了解学会的信息,或欲成为本会会员者,请浏览本会的网站:www.gcccd.de或者给理事会写电子邮件:info@gcccd.de。欢迎订阅本会公众微信号:GCCCD_1988。

 

文字:丁文进,杨国炬,刘小文,王小享,李春艳,王荣彪

摄影:李东兴,马喆,王静,王东升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