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新闻

沉痛悼念陈家镛院士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7日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

        我国著名湿法冶金学家、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家镛院士,于2019年8月26日在京逝世,享年98岁。

        陈家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是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化工学科开拓者之一。陈家镛先生曾担任中国化工学会第35届理事;是学会主办《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创刊人之一,长期担任《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主编和荣誉主编;并曾长期担任学会会刊《化工学报》的编委会委员、顾问委员,为学会的发展壮大和我国化工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家镛院士高尚的情操,勇于创新、严谨治学的可贵精神,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化工领域的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陈家镛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化工科技界的重大损失,中国化工学会代表广大化工科技工作者,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陈家镛先生。陈家镛先生千古!

                           中国化工学会

                          2019年8月27日


陈家镛院士生平

       陈家镛院士是我国著名湿法冶金学家、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家镛院士,于2019年8月26日在京逝世,享年98岁。

  陈家镛院士1922年2月17日生于四川省金堂县,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重庆)并留校任教,1947年公派赴美留学,1949和1951年分别获伊利诺伊大学化工系硕士和博士学位。1952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伊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1954年初受聘到美国杜邦公司薄膜部约克斯研究所任工程师。1956年8月,陈先生毅然放弃优厚待遇举家回国,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名过程工程研究所),曾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陈家镛院士是我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化工学科开拓者之一;从事冶金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和矿物分离、生化工程、粉末材料等领域的研究。他率先开展湿法冶金新工艺和新流程研究,将化学工程学新原理和方法用于湿法冶金过程的研究开发,为中国湿法冶金学和工业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对云南东川汤丹低品位铜矿、云南墨江氧化镍矿及进口高砷钴矿的湿法冶金研究,提出了加氢还原、加压氨浸等新技术,开创了我国湿法冶金的先河,成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对有色金属的迫切需要。

  他以创新的多学科交叉思路和机理性的模型化方法,开展多相化学反应器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对多相搅拌槽反应器、环流反应器、滴流床反应器及其工程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反应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化学工程学科和化学工业技术的深入发展。

       针对有色金属共生矿分离提纯的难题,他致力于分离科学和工程的研究,进行萃取分离科学与工程研究,在胺类萃取剂溶剂化萃取和协同萃取的理论和工程研究方面取得巨大进展。他将分离新技术用于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环境化工中的复杂萃取体系,开发了多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离新技术。他还研制成功多种涂层复合粉末、超细粉末、陶瓷粉末,为国防工业及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忆陈家镛先生2013年为《化工学报》创刊90周年撰文——《化工和湿法冶金:两个学科分不开》,刊登于《化工学报》2013年1月第1期。

 

化工和湿法冶金两个学科分不开

                 ——庆贺《化工学报》创刊90周年

(陈家镛)

 

      自1923年《化工学报》创刊,至今整整90年。这些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中国的化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中国的化学工程科学技术和工程教育飞快发展, 《化工学报》也成为国际一流的中文化工科技期刊,为中国过程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我1967年从美国留学回国到叶渚沛先生新筹建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起步从事湿法冶金的研究工作时,建国还不久,科技刊物很少,《化工学报》就成了化工、冶金、轻工等过程工业生产和研发人员学习和交流的知识平台。我虽然做湿法冶金研究,但熟知化学工程的概念和原理,这对湿法冶金过程的深入认识、工艺过程开发、湿法冶金工业生产,是有力的工具和宝贵的参考,所以我经常阅读这本杂志提供给工程技术界同仁们的新知识和新经验。我除了向当时屈指可数的几家金属、冶金杂志(如《金属学报》、《有色金属》等)投稿以外,也积极向《化工学报》投稿,参加与同仁的交流。

        我和夏光祥的论文“二氧化硫及氧与氧化铜反应的动力学”,1965年在《化工学报》上发表,讨论的是氧化铜矿湿法浸出之前的气固相焙烧的反应速率过程,但方法上则借助了当时化学反应工程学中比较新颖的非催化固相-流体反应的缩核模型、微反应器、化学吸附等概念,以化学工程模型化的手段来分析冶金化学过程,既能定量地描述冶金反应速率过程,也通过模型预测与实验数据的吻合证实了涉及的物理化学机理。可惜这种有益的交流不久就被“文化大革命”冲断了。

      “文革”结束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蓬勃开展,《化工学报》也有了成长壮大的环境。这个时期,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冶金等过程工业的发展需要化学工程理论的定量化、模型化工具的支撑,化学工程在化学工业以外的过程工业中大有用武之地。我们也在湿法冶金和化学工程相结合的科学研究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在《化工学报》上发表了我指导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元素硫歧化反应动力学、相转移催化、多孔固体颗粒反应动力学等冶金物理化学方面的一些论文;这一阶段也发表了许多和湿法冶金的工程应用有关的化学工程设备(包括气提式反应器、鼓泡塔、萃取设备)的研究积累。这种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促进了湿法冶金的科学研究,也为湿法冶金工艺的工业化提供了可靠的工程理论指导。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化学工程学科有了长足的进步,理论基础研究更加深厚,化学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在冶金、能源、石油化工、材料、环境保护和治理、制药、食品等过程工业的科技工作中的应用日益扩展,也从这些领域的实际中吸取营养,得到发展的动力。《化工学报》从2003年起目录分栏正是这种良性趋势阶段性的体现,《化工学报》载文量也不断增大。

        我有幸自《化工学报》从1979年复刊起担任编辑委员会委员,至1998年为顾问委员,结下50年的不解之缘,先后与我国化工界的先辈泰斗、同辈好友、青年才俊共事多年。从1982年起《化工学报》开始出版《化工学报英文选辑》年刊,中国化工期刊由此面向世界,促进我国化工界与国际同行的友好交流,我有幸参与编辑其事,后来和余国琮先生共同担任《化工学报》的姊妹刊《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的主编多年。我从研究湿法冶金开始,逐渐走上化工期刊主编岗位,不也是化工与冶金不解之缘的真实写照?

       《化工学报》从前50年的艰难坎坷和后40年的稳步发展积累了经验,收拢了人气,走上了康庄大道。祝《化工学报》今后前程远大,更好地为中国工程技术界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家镛,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