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1日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
5月12日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委员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
中国化工学会华炜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表中国化工学会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并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成立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在于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会有力地推动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促进引进来走出去,更好地推动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服务于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技术发展。她还特别强调分支机构的任务在于发展会员,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建设学术高地,科普和培训,实现资源共享。
化工出版社社长周伟斌代表支撑单位,对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强调化学工业出版社将与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的各位专家携手奋进,促进化学工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科学院费维扬院士强调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的应用,对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升本质安全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化工过程强化的方法与手段不断创新,新装置不断涌现、应用领域逐步拓宽。在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的同时,致力于工程化实践、示范装置运行、工程化推广实施等,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呈现出符合绿色化工、低碳经济技术的重要特征,是化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专委会的成立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中国工程院胡永康院士向专委会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新当选的陈建峰主任委员、刘有智常务副主任委员,李鑫钢、卢春喜、骆广生、任其龙、孙丽丽、汪华林、邢卫红、杨超、张志炳九位副主任委员,陈光文等54位委员,杜进祥秘书长等表示热烈祝贺!他相信专委会的成立,将会对化学工程学科发展产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响。
新当选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建峰教授也发表了重要讲话,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化学工程学科不断进步,我国已在化工过程强化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工程化突破,已取得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科技成果,生产设备尺寸大大缩小,能耗、物耗和废料大大降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专委会成立的目的就是要积极宣传化工过程强化成果,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化工过程强化,树立化工行业正面形象。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选举产生了化工过程强化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选举产生了化工过程强化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及副秘书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教授当选主任委员;中北大学刘有智教授当选常务副主任委员;天津大学李鑫钢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卢春喜教授、清华大学骆广生教授、浙江大学任其龙教授、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孙丽丽教授级高工、华东理工大学汪华林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邢卫红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杨超教授、南京大学张志炳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化学工业出版社杜进祥编审任秘书长;化学工业出版社黄丽娟编审、中北大学焦纬洲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罗勇副教授任副秘书长。专委会秘书处设在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国化工学会华炜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致辞
化学工业出版社周伟斌社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费维扬院士致辞
中国工程院胡永康院士致辞
新当选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副校长发言
中国化工学会华炜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新当选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副校长授牌
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化工学会的分支机构,由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从事本领域科研、教学和生产的专业工作者组成,它的成立将对中国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18绿色化工高端论坛暨中国化工学会首届全国化工过程强化大会在昆明同期举办,共有国内外7位院士和来自180家单位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就化工过程强化的前沿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委员代表大会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