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10月31日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
关于举办2022年中国·贵阳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暨2022年磷、氟、锰、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与技术研讨会
通 知(第二轮)
各有关单位:
在“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区域资源型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需要把握新趋势,紧抓国家战略重大发展机遇,构建区域特色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生态产业链,积极融入产业大市场,从而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为进一步贯彻《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落实《2022年推进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在中国化工学会、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指导下,中国化工学会贵州服务站/贵州省化学化工学会联合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安达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理工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省磷氟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本次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重点聚焦区域内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上下游生态产业链构建,深化跨区域合作交流,促进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加快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是我国资源型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高端论坛,得到了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硫磷钛资源化工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届时特别邀请院士、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到会作报告,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论坛围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的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电极材料、电解质电解液、配套原材料、动力与储能电池制造及回收利用等方面,探索“十四五”时期产业发展趋势,助力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生态产业链构建。
一、论坛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贵州服务站/贵州省化学化工学会、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安达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理工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省磷氟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支持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学会硫磷钛资源化工专业委员会、中低品位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黔南州科学技术学会、黔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州东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阳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贵州工业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贵州科学院先进技术与材料研究所、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化工研究院、贵州省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大环化学及超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胜威福泉化工有限公司、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胜威化工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黔南州化学化工学会
二、论坛内容
(一)11月24日上午主题报告(8:30-12:00)
1、开幕及领导讲话
2、孙学良院士报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
3、中科院地化所胡瑞忠院士报告
——低碳能源金属矿产研究展望
4、原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于建国教授报告
——支撑国家新能源战略发展的锂资源开发
5、厦门大学杨勇教授报告
6、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魏俊华主任报告
(二)11月24日下午分论坛(14:00-18:00)
1、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前沿技术进展
(1)宁德时代
——储能电池及材料的走向分析
(2)宋江选,西安交大教授
——高比能二次电池关键负极材料设计与应用
(3)舒朝著,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下一代高比能量锂电池材料的构筑
(4)姚耀春,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化
(5)吴飞翔,中南大学教授
——高比能二次电池材料与材料界面科学
(6)陈红辉,中材锂膜(常德)有限公司博士、高级工程师
——电池隔膜材料发展分析
(7)梅铭,贵州振华新材料研究员
——动力电池阳极材料发展与产业化
……
2、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构建
(1)比亚迪
——电动汽车发展与动力电池趋势展望
(2)孙新华,天津化工院教授/金牛电源材料总经理、教授
——动力电池电解液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3)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正极材料的产业发展分析
(4)贵州磷化集团
——磷氟利用与电解质产业链发展研究
(5)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锂电池锰系正极材料的产业发展
(6)吴辉,伊维经济研究院院长
——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回顾与发展趋势展望
……
3、锂电池资源开发及电池制造与回收利用
(1)徐盛明,清华大学教授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及其相关进展
(2)龚家竹,成都千砺金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总经理
——磷钛锂硫元素资源共整耦合生产储能电池材料技术创新机遇
(3)田庆华,中南大学教授
——新能源战略金属高效提取与循环再造
(4)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磷酸锰铁锂电池材料研发与资源利用
(5)顾汉念,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利用铁盐溶液从废旧锂电正极材料中回收有价元素
(6)陈前林,贵州大学贵州省磷氟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高性能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
……
三、参加人员
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生产企业、行业学协会和行业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
四、论坛时间及地点
2022年11月23-25日(23日报到)贵州省贵阳市
五、论坛报告
与会及需作论坛报告的专家学者及企业高管,请及时联系会务并提交论文或报告PPT及报告人简介,资料提交时间2022年11月5日前。
六、展示交流
参会单位创新成果、先进技术、设备装备及产品展示,参会报名注册2人以上单位,可无偿提供1米宽展位(自备X展架或易拉宝)。
七、产业基地交流考察(11月25日)
企业、机构、专家等需要互动交流、考察的,请尽早与会务联系。
八、参会报名及会议注册
参会报名:姓名、单位、人数、电话、住宿,报告或展示否。
会议注册费2000元/人、学生1000元/人(凭学生证),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开户银行:建设银行贵阳宝山支行
单位账户:贵州省化学化工学会
银行账号:52001615036052500400
汇款请注明“姓名+手机号+单位+会议费”并留开发票信息
九、会议报名
联系人:朱珊珊 电 话:0851-85923468
手 机:18786110826(微信同号) 邮 箱:gzshgxh@126.com
贵州省化工学会
2022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