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新闻

中国化工学会沉痛悼念陆婉珍院士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1日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

 

陆婉珍院士于201511172时在北京逝世,中国化工学会表示沉痛哀悼。陆婉珍院士长期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为国家奉献了光辉的一生!愿陆婉珍院士安息!


 

陆婉珍院士生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妇联第五届执委会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婉珍同志,因病于20151117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陆婉珍先生祖籍上海川沙县, 1924929日生于天津。1946年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大学毕业,1949年获得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并于 19521953 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53年后期,在玉米产品精炼公司任研究员。回国后,历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研究室主任、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曾兼任中国石化水处理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顾问,《石油炼制》、《石油学报》、《色谱》、《分析化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等学术期刊的编委、顾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婉珍先生热爱祖国,195510月,她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和科研条件,克服重重困难辗转回国,把毕生精力投入我国的分析化学和石油化学研究。当时我国仪器分析尚在起步阶段,她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组织建立了气体分析、油品分析、元素分析和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搭建起了较为完整的油品分析技术平台,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分析数据,并为炼油企业生产提供了分析技术支撑。她在烃类燃烧过程中对镍铬合金腐蚀机理研究;我国第一套催化重整装置催化剂痕量砷中毒失活原因分析;油井压裂液研制;催化裂化助燃剂研制;特种油品氟油的研制;重油中硫分析及对油品抗氧化性能研究;轧制液质量控制;高碱度磺酸盐添加剂研制等项目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上世纪60年代,她还亲自参加我国第一套自行设计的催化重整工业装置在大庆开工和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工业装置在抚顺开工,主持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主持编制了《近代仪器分析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重整分析方法汇编》和《石油化工分析方法汇编》等著作。

陆婉珍先生学术造诣深厚,是我国公认的色谱学科带头人之一。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商品色谱仪刚刚出现,她就率先在我国开展了气相色谱用于油品分析的研究工作,建立了色谱测定汽油详细烃类组成的分析方法,利用这一技术发现了我国第一套催化重整工业装置开工期间的问题,为装置的顺利投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初,在她组织和领导下,我国首次成功开发出了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这是我国气相色谱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随后,针对复杂炼厂气和汽油中不同烃类组成,研制出了多孔层毛细管柱和填充毛细管柱,为我国重大新型炼油工艺的开发及时准确地提供了分析数据。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她指导研究生们解决了液相色谱中定量检测的问题,可对分离所得的各类烃类直接进行定量分析,以后又在液相色谱柱研制方面做了大量有创新性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陆婉珍先生长期主持我国原油评价工作,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原油评价体系,并对我国发现的各种原油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评价,在她的组织下汇编了8册《中国原油评价》,这些系统完整的评价数据为合理利用我国原油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列入国家重要科技成果。结合原油评价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她指导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展了具有前瞻性和实际意义的基础研究工作。对于原油及其馏分油中的非碳氢元素定量分析问题,成功研制出电量法测定硫、氮、氯、水、盐和ppb级砷的分析技术,建立相应的分析方法,为工艺过程的控制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各大炼厂得到推广应用,填补了我国的技术空白,其中的不少方法都具有创新性,处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结合石油化工中各类添加剂及助剂的需求,陆婉珍先生综合应用各种分析仪器研究其组成对使用性能的影响。其中如对解决渣油催化裂化中重金属污染催化剂引起的中毒问题,她担任金属钝化剂矩阵组的协调人,从组成及结构出发,协调钝化剂的研制、评定、工业生产、质量控制、推广工业应用和售后服务,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解决炼厂循环水系统结垢、腐蚀、菌藻生长等问题,她组织研究了各类水处理剂的组成与性能间的关系,主持研制出了RP-51等多种水处理剂,为提高工业水处理水平,保障炼油和石油化工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转做出了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陆婉珍先生组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发团队,在我国首次建立近红外光谱实验室、研制成功在线分析仪,并在蒸汽裂解、催化重整和汽油调合等工业装置上得到了实际应用,为炼厂的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系统及时、准确地提供分析数据,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她还在普及近红外光谱技术知识、培育我国近红外光谱的应用市场、培养我国近红外光谱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业内公认为我国近红外光谱学科的创始人。这期间,她还指导研究生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适合对高烯烃汽油样品进行族组成测定的多维气相色谱分析仪。

陆婉珍先生学识渊博,成果丰硕。多次获得国家和中国石化科技奖;授权专利31项;发表论文232篇,出版专著11部;198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年当选为全国妇联第五届执委会委员;1990年被授予中国石化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陆婉珍先生严谨求实、无私奉献、桃李满天下。1978年石科院被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硕士、博士授予单位,她被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培养了5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了一批石化分析和石油化学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陆婉珍先生为人正直、谦和、开朗。她淡泊名利、乐于助人。她全力支持丈夫闵恩泽院士拿出积蓄在石科院设立“闵恩泽科技原始创新奖”、在四川省立成都中学设立“闵恩泽奖学金”,与中国石化、中国工程院联合设立“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面向全国奖励在能源化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

陆婉珍先生为我国的石化分析和石油化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令人尊敬的专家、师长。她对事业的热爱,对科学执着的探求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鞠躬尽瘁的优秀品格,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陆婉珍先生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