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合作

第三十一届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3日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七日,第三十一届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GCCCD®)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德国美因茨市马克思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隆重召开。本届年会同时是二零一九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海外分会场。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化学化工发展战略。本次会议展示了化学、化工和材料等专业在新能源、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最新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进展,同时讨论了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和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八十多位嘉宾参加了本届盛会,包括来自德国化学会(GDCh)、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MPI)、德国宇航中心(DLR)、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oM)、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等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和德国默克(Merck)、Nabaltec(原德国铝业)、德国科莱恩(Clariant)、柏林水务(Berliner Wasserbetriebe,BWB)、W&L Coating Systems等化学企业的专家和学者。

第三十一届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参会人员合影

    十二月七日早九点,本届年会准时开始,接近一百人会员与嘉宾与会。首先,本次年会的组委会主席、学会副理事长丁文进博士致欢迎词,随后由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致开幕词。他们分别代表组委会和学会理事会热烈欢迎从各地赶来参会的嘉宾和会员们。本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正式开始。

组委会主席丁文进博士和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分别致辞

    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来自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有机化学家和高分子化学家、德国化学会前主席、德国科学院院士、马克思普朗克高分子所荣誉所长Prof. Dr. Klaus Müllen,由大会特邀嘉宾、学会第一届优秀博导奖获得者KIT的Patrick Théato教授主持。Klaus Müllen教授带来了关于石墨烯材料基础及应用研究的精彩报告:From Colorants to Graphenes - a Discovery Journey in Materials Synthesis。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从小分子到大分子石墨烯结构的合成办法和用途。特别的,他作为总共超过100位中国博士生或博士后的导师,概括介绍了过去几十年来他辅导的中国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分享了他培养中国青年研究人员的心得体会,尤其高度赞扬了中国青年研究人员的勤劳、坚韧和聪慧,也鼓励了在座的青年学子。

Prof. Dr. Klaus Müllen大会报告

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主持人Prof. Dr. Patrick Thèato

现场观众聚精会神

 

优秀中国博士生导师奖颁奖

    Klaus Müllen教授的精彩大会报告后,德国化学会主席Dr. Matthias Urmann主持了第五届“优秀博导奖”的颁奖仪式。这个奖项由本学会(GCCCD)和德国化学会(GDCh)联合颁发,由本学会创始人之一的俞大海博士赞助。Dr. Matthias Urmann回顾了这个奖项的诞生,解释了严格的评奖标准。他宣布,经优秀博导奖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本届“优秀博导奖”授予马克思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的教授Prof. Dr. Klaus Müllen。GCCCD理事长王荣彪博士和赞助人俞大海博士出席了颁奖仪式,向Klaus Müllen教授表示祝贺。王荣彪理事长高度评价了Müllen教授在培养中国研究人员方面的突出贡献。在Müllen教授培养的中国学生中,已经有超过50人取得了正教授位置,其中4人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入选杰出青年基金,8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项目,8人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这在国外教授中是很罕见的。同时,他还深得中国学生的爱戴,多人向优秀博导奖评审委员会推荐他作为候选人,所以他的获奖实至名归。“优秀博导奖”获奖人Müllen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表示,他很高兴能获得这个奖项,他认为这是他获得的最重要奖项,是对他除科研以外教育工作的肯定和激励。俞大海博士则向大家解释了他个人赞助这个奖项的初衷,德国化学会作为德国最大的学会之一,拥有三万多名注册会员的学会,每年颁发众多和科研成果相关的奖项,但却缺少一个与教育青年科学家相关的奖项,他希望通过这个奖能让更多的中国学子得到德国知名教授的培养。“优秀博导奖”奖金金额5000欧元,将由获奖者自由支配,用以促进博士导师和中国青年学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优秀博导奖颁奖(从左至右:王荣彪博士,Urmann博士,Müllen教授,俞大海博士)

Prof. Dr. Klaus Müllen简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有机化学家和高分子化学家、德国化学会前主席、马克思普朗克高分子所荣誉所长、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以及欧洲科学院院士、JACS副主编。因为他领导的小组在石墨烯碳材料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了许多国际大奖,比如Karl-Ziegler prize、 Award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in Hamburg、Hermann-Staudinger-Award、van’t Hoff Award等,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提名。

 

化学化工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

    围绕大会主题“化学化工发展战略”,本届学术讨论会共分为四个分主题:可持续能源供给环境保护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共10个口头报告。这些来自学术和企业界的高质量报告让参会嘉宾了解了化学、化工和材料等专业在新能源、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最新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进展,以及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和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报告内容引起了在场观众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发问,气氛热烈。

    在可持续能源供给的分主题,作为大会邀请嘉宾,来自曼彻斯特大学、同时也是旅英中国学人化学科学与技术学会会长范晓雷博士首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Porous materials, Non-Thermal Plasma and Catalysis”的报告。首先他介绍了曼彻斯特大学以及化工系的历史。之后他介绍了多孔材料比如金属有机框架(MOF)、沸石(Zeolite)等在催化中,尤其是一碳催化工艺中的应用,研发了利用二氧化碳以及生物能的高效转化技术。随后他重点介绍了他们课题组近来在利用非热等离子技术进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科研成果,以及利用原位表征技术对机理的深入研究。

本分主题的第二个报告来自于德国宇航中心DLR科研组长施远博士,题为“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体系及其在高温储能方面的应用”的报告。他重点介绍了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能源和交通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应用。现在的研究难点和重点在于如何合理的表征材料性能以及高效的制备和应用此类材料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他撰写了一系列新的德国及欧洲标准,并利用“陶瓷复材虚拟单向板”概念,合理有效的进行了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模拟,同时拓展了其应用范围,例如作为熔融氯盐高温储能技术的结构材料。试验表明,所制备的陶瓷符合材料在熔融氯盐高温长时间腐蚀环境下,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无明显改变,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范晓雷博士(左)与施远博士(右)

    本次学术讨论会关注的第二个领域是环境保护。来自德国科莱恩(Clariant的毒理学专家李强博士做了题为“化学品安全评价中的新方法”的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道,毒理学评估在现今化学品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中起到核心作用。传统毒理学评估方法一般指各种动物实验。近些年,新兴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在化学品安全评价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他详细介绍了在毒理学领域最新开发的体外实验方法(in-vitro),计算毒理学方法(in-silico),新评价方法NAM和新一代风险评估技术(NGRA)等新兴的技术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化学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此外他还介绍了当今欧盟化学品安全相关法规,并针对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可能会对化学品安全评估工作和化工行业发展产生的政策性影响进行了展望。

    随后来自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张翔博士介绍了他近期的一些科研工作,题目为“基于离子液体聚合物(PIL)的刺激响应材料的设计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PIL作为一种特殊的聚电解质,具有离子交换的特殊性能。且PIL大分子的特性将会受到对应离子(CA)性质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目前学者们关注的较多的方面是其亲疏水性可变的性能,既交换不同亲疏水性质的CA,以此改变PIL的可润湿性,进而调节PIL基材料的性质。基于此,张翔博士研究了PIL改性半透膜材料,在交换不同CA后,其渗透率可以进行精确调节的性质。同时将PIL引入分离材料的表面,改性的分离材料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实现亲水-亲油的转换,从而具有可调节的双向油水分离的特性。

李强博士(左)与张翔博士(右)

墙报展示环节,讨论热烈

    在短暂的茶歇后,本次会议的第三个分主题-基础科学研究开始。第一个报告来自马克思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张凯教授,主题为“应用于催化反应的高分子材料”。他指出,光是自然万物能量的源泉,利用光来为我们合成特定产物是绿色新颖方式。他首先介绍了光催化的基本理论,然后指出现有的均相光催化剂有一些固有缺点,例如,稀有金属的高成本,毒性,性质上有限的可用性,以及它们另外需要的催化剂去除的后反应纯化步骤。因此,我们希望开发用于有机合成的稳定、可重复使用和不含过渡金属的光催化剂。与均相催化剂相比,非均相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它们的不溶性,它们通过简单的过滤可以容易地再循环。随后张凯教授重点介绍了他们利用共轭聚合物(CP)进行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的研究:主要是在控制CP的结构,光物理和电子特性方面的发展,并阐释了他课题组关于分子结构,宏观特征(形态,孔隙度),化学功能以及CP的可加工性的基本设计原则。他还展示了CP用于非均相光催化的几个应用和机理研究,比如水分解制氢,有机氧化还原中的碳氢活化反应等。

    此分主题第二个报告由马克思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科研组长(PI)王海博士带来,题目为“在碳基光电材料和界面中的载流子动力学”。他以光伏以及光电元件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载流子的产生方式以及对载流子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性。随后,他重点展示了他们课题组利用太赫兹技术对光电纳米材料及其界面中对载流子动力学的研究,包括:以阳离子在石墨烯膜中透过为例的动力学研究,以及对石墨烯纳米带中强激发效应的研究。

    此分主题的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慕尼黑工业大学TUM洪堡学者李伟金博士,题目是“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薄膜的双功能析氧和氧还原催化剂”。他首先展示了MOF的特性以及广泛应用性,揭示了MOF薄膜研究的重要性,然后展示了MOF薄膜衍生物的优点。通过MOFs薄膜衍生的薄膜衍生物具有原子排列有序,结构可调,活性位点可以控制等诸多优点。通过析氧反应测试表面,通过MOF薄膜为前驱体制备的MOFs薄膜衍生物具有很非常高的电流质量密度。通过调控金属节点组分和配体官能化官能团,优化双功能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张凯教授(左),王海博士(中)与李伟金博士(右)

    会议的第四个分主题是技术创新。第一个邀请报告人是来自Niu and Associates专利公司的牛李姜博士,她的报告题目是“关于专利的一些常见问题”。她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专利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专利申请和保护的相关知识。她以问答的形式,与在场观众互动,趣味性的介绍了关于专利的几个重要问题,解释了几个常见的误区。她的报告引起了在场观众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发问,气氛热烈。

    第二个报告人是来自W&L Coating Systems公司的李长辉博士,题目是“BDD金刚石电极在电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李博士主要介绍了BDD金刚石的研究背景,以及W&L公司独特的微波等离子体CVD沉积技术和BDD金刚石电极生产线,以及其在工业应用上的前景。基于BDD电极的电化学工业应用主要有废水处理,水处理,CO2还原和电合成等。BDD在电化学方面应用的学术文章已经很多。但是由于传统HFCVD方法生产金刚石电极成本过高,导致其在工业应用方面难以推广。结合W&L公司已有在微波等离子体CVD方面的先进技术,该公司搭建了一套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的金刚石电极生产线。其产品有望在明年上市。

    最后一个报告人是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博士生徐红先生,他曾在核能领域有十余年的科研经历,目前在能源领域从事流体传热研究。他报告的题目是“工业事故中的喷放模拟综述”。基于近些年环境恶化及CO2排放问题,他首先阐述了核能、氢能及碳捕集技术CCS等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意义,但同时也表明了对这些工业领域事故后果的担忧。高压罐体及管道内工质的喷放计算是事故预测的基础,其预测的准确性影响到安全应急措施的事实。报告指出工质喷放受临界流动影响,并针对单相气体及两相流体的喷放,分别总结了常用的模型和分类以及知名喷放模拟软件。

      

牛李姜博士(左),李长辉博士(中)与徐红先生(右)

优秀墙报奖

    本届年会的又一亮点-“优秀墙报奖”的颁奖活动由王荣彪博士主持。海报的最后得分由专家评分和参会人员投票得分两部分组成。本届年会共评选出四位“优秀墙报奖”获得者,其中一等奖一名:付帅(马克思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二等奖一名:付维贵博士(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三等奖两名:魏文欣(马克思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赵凯(帕德博恩大学)。一、二、三等奖将分别获得学会资助的150,100和50欧元的奖金。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和副理事长丁文进博士为获奖的会员们颁发了证书。至此,第三十一届GCCCD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优秀墙报奖颁奖(从左至右:付帅,王荣彪博士,付维贵博士,魏文欣,赵凯,丁文进博士)

 

会员大会

    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首先介绍了学会如今的各项情况,包括注册会员数量、分会分布、会员学历统计及近五年学会的发展趋势等。他对各分会过去一年的活动做了总结和肯定,并提出了建议。他对赞助单位和个人、筹办此次年会的组委会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全体会员通过了理事长王荣彪的年度报告及财务报告。本届学会理事会由王荣彪理事长、丁文进副理事长、许玲、王磊、钱珏莹、尚娇娇和詹田田理事共七人组成。

    随后,两年一次的理事会换届选举在王荣彪博士的主持下举行。在场会员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新一届的学会理事会,他们是:王荣彪丁文进李强展翔梁越江江源李长辉。在场会员衷心感谢上一届理事会对学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并鼓励新一届理事会能够再接再厉,将学会继续发展壮大。

    在十二月十四日的第一次理事会会议上,理事会作出如下分工:王荣彪为理事长、丁文进为副理事长、李长辉理事负责春晖计划(李强理事协助)、丁文进副理事长与展翔理事负责学术、梁越江理事负责学会与工业界的联系和合作(李强理事协助)、江源理事负责柏林分会。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学会理事会决定聘请前理事钱珏莹博士继续负责学会会员统计与财务管理工作,她本人也愿意和同意继续为学会工作。

新一届理事会亮相(从左到右:李长辉,李强,丁文进,王荣彪,江源,展翔,梁越江)